今天是

国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艺资讯
分享到:

与博物馆对话,参与城市公共文化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8-24 浏览量:902

上海博物馆东馆北广场入口  图片来源: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文 / 欧阳甦

2023年6月6日,上海博物馆委托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向国内外公布了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的详细方案,为即将建成的上博东馆的公共空间征集符合上海文脉、博物馆环境空间又富有原创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在东馆的建设阶段,政府主管部门就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出发,对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内容生产方式进行了探讨,确定以公共艺术的方式构建和优化它的公共空间。大赛强调的在地性创作原则,意在建立展馆自身内容与新创造之间的关联,通过公开征集吸引更多的艺术、文化和创意智慧,使之运用于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丰富城市文化产品,为公众服务,为城市发展助力。目前,东馆的主体建筑已经完工,计划于2024年全面开放。

一.从独白到对话:以公众为导向的博物馆

上述方案反映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变化,博物馆越来越以公众利益为导向,从传统的收藏、保存、展示和研究,转向当代的教育、体验、分享,关注公众的需求、想法和观点,探索如何让公众更多的参与,如何更好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因此,202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在大会报告《博物馆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中,从新定义了博物馆,认为它应该“开放、包容,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博物馆是以道德、专业的方式运作和交流,它们在社区的参与下,提供各种教育、享受、反思和知识共享的经验。”[1]

2021年7月,柏林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正式对公众开放。洪堡论坛是一座新建成的博物馆,将原来在城市偏远地方的国家民族博物馆和亚洲艺术博物馆的近50万件藏品搬到市中心的博物馆岛(Museumsinsel),丰富博物馆岛已有的各类欧洲艺术博物馆,共同构成新的柏林博物馆群落,在德国首都的中心地带创造世界文化之间的对话。同时,这里也是柏林市立博物馆的展览场所和柏林洪堡大学的洪堡实验室所在地,并提供专业的图书馆和活动室,在艺术、文化和科学之间建立交流、对话、讨论等联系。这一本世纪欧洲最大的公共文化工程历时近20年、耗资6亿欧元,自它立项之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22 年,洪堡论坛的访客人数达到 150 万人次,成为柏林的文化地标之一。[2]

洪堡论坛  图片来源于网络[3],非商业用途

在洪堡论坛建设中期,有关部门搭建了一个临时建筑“洪堡盒子”(Humboldt-Box),作为洪堡论坛建设项目的临时展览空间和观景平台,也是洪堡论坛的信息中心,目的是向公众展示洪堡论坛项目及其未来的用途。“洪堡盒子”于2011年6月开张,并在50天后迎来了第10万名访客并举办了访客欢迎活动。在它于2019年2月被拆除之前,接待了大量访客。尽管盒子的建筑形式遭到一些专家的嘲讽,认为它像一个“丑陋的垃圾箱”,而且挡住了柏林最重要的菩提树大街和柏林大教堂的视线,建筑工地周围的栅栏被用于广告空间,联邦政府和柏林市政府都没有为这盒子支付公共资金,而是由私人公司采用融资的方式建成和运营,这些都引起了一些争议。

洪堡盒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4],非商业用途

然而,公众对“洪堡盒子”的热情并未因此而减少,在8年的时间里,成千上万来到首都的游客走进盒子,了解联邦政府最大的文化建设项目洪堡论坛的规划和进展,游客对项目所在地——原柏林宫的历史和未来的疑问可以通过盒子里举办的小型展览得到解答,而该盒子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设计的,它预示着一个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独特的艺术、文化、科学和教育中心将塑造城市文化未来的特色,并使公众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具有全球性的历史和当前话题。

艺术文化机构越来越在其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就开始寻求与公众对话。这涉及文化机构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观众的关系。尤其是在通过互联网快递获取信息的时代,博物馆不再是精英独白的隐秘场所,而是与公众对话的公共空间,博物馆应该充当积极变革和协作的领导者,对访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愿望做出反应,为塑造文化机构、公众、社区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发挥沟通的作用。

二.文化网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续航

在某种意义上,文化属于地方政策领域,因此也常常被视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城市发展伴随着积极的政策设计过程。主要问题在于政府部门、艺术家、文化管理者、城市规划者等如何理解、评估和利用艺术和文化,思考所在城市和地区的艺术和文化如何成功融入发展进程,例如,思考艺术对社区的影响,文化遗产遗址等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在文化研究中,人们会反复触及“文化形象”“文化推广”“城市经济”“文化政策”“文化网络”等特定话题。博物馆、交响乐团、歌剧院、舞剧院,组成了一个强大但不为大多数公众了解的文化网络。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网络的一些变化。一方面,“文化网络”的公共属性日益彰显,艺术品、文物不再是供特定人群研究的“奢侈品”,或者无用之物,而是走向所谓“未受过审美教育的大众”,不管参观者的立场和阶层如何,他们都可以通过展览、活动获得新的感官体验,发现它们与自己生活的联系,认识世界、理解自我。此外,官方的文化网络得到了民间文化团体的补充,民间文化机构,例如民营美术馆纷纷出现,通过非国家性的资助,支持年轻的艺术家,为城市文化生活增添创新活力。

南非开普敦的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Zeitz MOCAA)是一家由私人创办的公共非营利机构,被称为“非洲的泰特美术馆”。它展出、收藏、保存和研究非洲及其侨民的当代艺术作品,举办展览,开展驻地、教育、讨论项目,以此鼓励跨文化理解。它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粮仓改建的,建筑师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旨在保护原有的工业遗存的结构,从该结构中密集的混凝土圆柱体中挖掘出大片开放空间,雕刻成许多画廊和一个大型中央中庭,博物馆尝试通过建筑设计,达成历史与当代的对话,博物馆建筑项目本身就吸引了公众的关注,在欧美对非洲文化事务的好奇和关注下,博物馆一开始就具备了很多话题而成为一个对话的场所。

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图片来源于网络[5],非商业用途

在政策主导下,城市文化消费作为提高社会地位的教育工具,成为文化产业重要的推手。如果说,以前参与文化和城市发展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艺术作为城市发展因素已经超越了它彰显个人身份地位和教育的功能,那么近年来文化的经济功能已经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城市发展要素,艺术作为场所营造元素的社会和城市政治稳定功能得到强调。努力去获取观众,让博物馆触及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越来越成为博物馆面临的挑战。

焦点是如何通过艺术和文化为城市带来“创造力”,以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尽管“创意”是一个很难精确描述和界定的术语,却被城市政策和商业发展广泛使用,承认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规划师等专业人士对政治、社会和经济重要性。不过,艺术和文化并非拯救城市经济的短期的灵丹妙药。相反,它是一种规模小却密集、长期、艰巨的途径,对创意趋势、个人和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投资,来支持城市特定区域的发展,其“成功率”并不太明确。

同样,我们无法预估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的最终结果是否能够完全实现主办者的愿望,但它为多样性的创意、多元的艺术理想提供了表达空间,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家和公众都不会只是单向的被引导者,而是以互动的方式参与其中。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并非一个被动的舞台,而是参与城市社会结构塑造的触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