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国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艺资讯
分享到: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本色: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英国开幕

发布时间:2024-07-08 浏览量:616

展览海报

2024年7月5日,由广州美术学院承接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本色: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Spirit Matters: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学院马街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中六位参展中国艺术家范勃(生于1966年)、郭工(生于1966年)、梁绍基(生于1945年)、刘建华(生于1962年)、彭薇(生于1974年)和萧昱(生于1965年)分别以绘画、装置和录像作品,聚焦于“物”——即植根于或附着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材料。在他们的作品中,六种不同的“物”——陶瓷、丝、竹、纸、草药和木材——分别以不同的审美品质和象征意义,作为“中国材料”,在当代艺术实践中被重新诠释和延展。

展览所在地,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学院马街美术馆外景

展厅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为本次开幕式送上寄语:“艺术因互通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希望此次展览能成为广州和伯明翰文化艺术交流的新起点。”

本次展览策展人,伯明翰城市大学教授姜节泓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伯明翰城市大学教授姜节泓表示,“中国的故事,只有通过有情怀的文化交流才能讲得更好。”

“本次展览是在中国国家艺术基金大力支持下由策展人、艺术家及团队工作人员不懈努力的成果。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向英国观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独特魅力和创作成就,促进中英两国在艺术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诚挚邀请大家到中国广州美术学院作客。”项目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胡宇在致辞中介绍到。

刘建华,《沙》,陶瓷、耐火材料,340x271x20 cm, 2012-2019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工艺材料之一,陶瓷已成为刘建华艺术生产中的语言。当这种材料成为一种语言时,这个语言不仅仅建立在其物质性和工艺性,即这种语言的“词汇”——或简单,或复杂,或华丽,或朴素;同时,它也界定了制作过程,一些非物质层面的、方法上的规则,即“语法”。刘建华的装置作品不起眼,看似就是二十来堆的“沙子”。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是最常见的材料之一,沙子在铺天盖地的建筑工地上比比皆是。它们就像那些通常所见的建筑材料堆放在那里——原始而廉价。然而,刘建华的“沙堆”实质上并不是沙,而是陶瓷;不是有待使用,又将最终消融于城市建筑中不见自身的踪影的原材料,是已然通过传统烧制技术而制成的完成品,而沙堆,这样一个最为朴素的自然的存在方式便是作品的完美造型。

梁绍基,《平面隧道》,蚕丝,直径145cm × 3,2011年至今

梁绍基追溯到东方纺织的起源,回到其基本的构建单位——丝,这个可以与开启中国古代文明相提并论的物质发现,作为他的语言。从1989年开始,艺术家潜心饲养和训练蚕虫,以生产蚕丝这种有机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而他在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上的哲学思考往往都基于对蚕丝的质感和物理特性的理解,并通过与这些卓越非凡的蚕虫的私密沟通中表达出来。梁绍基的作品系列《平面隧道》可谓是对古代丝织工艺的一次致敬。出土于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后9年)马王堆一号墓素纱单衣是存世年代最早的汉代服装珍品,仅重49克,薄如蝉翼,轻若烟云,叹为观止。艺术家在掌握了蚕的生物钟及其吐丝运动的摆幅、蚕在形体边缘堆丝的规律之后,通过他的蚕虫创作出了轻盈透明的圆形丝箔。对于梁绍基而言,这些蚕虫是他艺术生产的合作者,是这一场跨越千年对话的信使,也是建设这条“时间隧道”的能工巧匠。

萧昱,《想太多就会……3号》,视频,25’,2015

自宋代(公元960年至1279年)以来,竹子一直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并成为他们绘画和诗词作品中承担重要角色。 在萧昱的作品中,竹子是核心,不仅作为主题本身,还作为主要工作材料建立一个新起点,来进一步探索直觉和身体感知。在他的作品中,这种坚固而有韧性的植物经受着某种人为力量弯折,扭曲变形,直至其材质的忍受极限。 2015年的影像作品《想太多就会…3号》展示了一根笔直的成熟竹杆——从头到尾的粗细均匀,坚实而稳固。在极其缓慢的镜头中,竹子逐渐开始颤抖。随着被不明强大外力的加剧,它被绞绕,被扭拧,被破裂,并被粉碎成离散的纤维。直到一个关键时刻,扭曲力量发生逆转,仿佛竹子又可以重新得力,让受伤的得抚慰,让破碎的得修复。

范勃,《复相·异变》系列之一,麻布综合材料,150×120 cm ,2021

在范勃2021年的绘画系列《复相·变异》中,中草药携带着其文化和哲学意义被用来融合东方和西方对当下现状的理解。艺术家摒弃了他多年训练获得的熟练精湛的绘画写实技术,而画布变成了一张张放大了的草稿簿页面——有涂鸦的公式、有即兴的笔记和数据,也有速写的人体器官。经历了全球疫情,这些生物科学的符号和图像来自于艺术家的反思——对于疾病的恐惧、生命的脆弱、世界的不和、人类未来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所流露出这个反思过程中混乱、犹豫、怀疑、悲伤和痛苦。面对着充满悲悯与冲突的当今社会,范勃的绘画中所运用的草药不再是一种来自东方神秘国度的治疗方法,而是一位文化大使,是一场外交谈判,或是一次为人类和平祈福的祷告。

彭薇,《Hi-Ne-Ni — Kuro2》,麻纸水墨(绘画装置),64×35×30 cm,2020

彭薇自幼接受了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训练,而纸则是支撑和展示艺术表达的重要材料。纸诞生于中国东汉时期(公元25年至220年),承载着千年历史。在她的绘画装置系列中,艺术家邀请我们重温历朝历代的日常生活,描绘了各样古色古香的建筑、文人花园、亭台楼阁,以及身着传统服饰的男男女女,犹如在卷轴绘画中游历。然而,彭薇的作品并不是卷轴的形式,而是用于服装展示的半身女性人体模型。在这些绘制的女性“身体”,观者可以阅读到有故事的场景,有意味的空间,有传奇的世代。在彭薇的实践中,传统工艺制造的纸张首先粘贴到选定的人体模特上,光滑的或是皱褶的,并在那个“身体”的“皮肤”上作画,干燥后再从半身像上取下来,金蝉脱壳。于是,纸作为一种物质媒介不仅被用作绘画的载体,也被用作雕塑的材质,完成了一次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穿越。虽然人体模特是一个假的身体,但彭薇的纸张装置却成为一个假的人体模特,展示她想象中的世界——超脱尘世,精致、优雅而超凡脱俗。

然后干燥后从半身像上取下。 从二维空间穿越到三维空间,它不仅被用作绘画的传统媒介,而且被用作构建雕塑的材料。 如果人体模型是假设的身体,而彭薇的绘画装置则又是一个假设的模型,以此来呈现出她想象中的世界,精致、典雅、空灵——一个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所在。

郭工,《一棵树—卷轴》,树木、硅胶,143 x12 x550cm,2016

在这个展览中,郭工确实展示了一幅卷轴。然而,他的卷轴并不是用纸做的,而是由一棵松树的树干制成的。通过一系列精心艰苦的制作过程,树干从表皮开始被一台大型机器一层又一层缓慢地剥开,像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折磨,而实施者总要探究和查验所有可能的隐秘之处。当整块树干展开后,一览无遗——那是一卷超过五米长、不到半毫米厚的木片,除了自然的木质纹理之外无声无息,权当作为一种决绝的表态。在郭工的另一件作品中,木头可以摇身变为“金属”。艺术家收集了城市建筑工地的一些废弃变形的钢筋,然后,以最精密娴熟的工艺用紫光檀木忠实地一段接一段地复制了整根钢筋的扭曲形态,看似几乎无缝衔接,寸寸为艰,丝丝入扣。在上述的两件作品中,木成了某种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气质的代言人。如果前者彰显了一种开放、自信、诚实和无所畏惧的话,那么后者则暗喻了善于共情、坚忍和有韧性的人性品质。

展厅现场

对本次参展艺术家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材料本身或是其成就的视觉语言,还包括他们艺术实践的方法和路径。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的创作和生产,这些材料超越了物,在当代语境中回归和复兴文化传统,借此延伸了既定的审美想象并材料的物质形态以外的精神力量。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26日。

国艺快卖网、中苑春国际文化、 国艺快卖-中苑春国际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