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3 浏览量:201
展览海报
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将于2024年10月26日开幕,10月2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本次双年展由新绎美术馆主办,由国际知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南条史生担任总策展人。策展研究团队由沓名美和、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畠中実、沈奇岚等学者组成,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盛会。
本届国际艺术双年展规模宏大,将云集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91名国际著名艺术家参展。近100件艺术作品将跨越新绎美术馆从东到西五个展厅及公共空间,在超20000平米的展陈空间震撼呈现。这将是一次中国当代艺术的盛举,届时,将为中国艺术界乃至国际艺术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
首届新绎双年展以“多元未来——人类新愿景”为主题,深入探讨当代艺术和创造力的本质。现代人类正面临一系列多样化和全球性的社会议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我们超越传统思维模式,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人类世界,进而去探寻可能的解决之道。
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地回归古老的生活方式,而在于积极地拥抱和利用新兴的科学技术。创造是技术与艺术的核心,创造使人类得以摆脱传统框架的束缚,从全新的视角提出创新方案。
艺术家将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正变得更加紧密。本届双年展将展示并探索当今不断变化的艺术情境,并分为无垠声境、边界之上、明日地脉、后人类世四个章节进行展示。
第一章:无垠声境
第一章聚焦于以“声音”为表现媒介的艺术作品。从20世纪中叶开始,声音已被普遍当作视觉艺术的创作材料。在战后的表演艺术中,声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元素。特别是约翰·凯奇(John Cage)的一系列声音作品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著名的《4分33秒》钢琴作品以完全无声而闻名,展示了声音艺术表达的极限。
现在,声音以更多样的形式出现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人体发出的声音(即人声)扩展至包括自然声音、机械声音和由计算机产生的数字声音源等多种形式。
在本届双年展,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与克雷斯纳·布拉斯(Krsn Brasko)的视频作品将展示计算机图形学与电子音乐的结合。克里斯汀·孙·金(Christine Sun Kim)将通过油画探讨艺术系统在无障碍方面存在的缺失。“无垠声境”篇章将展出30位(28组)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将共同探索声音在当代艺术中的无限可能。
汉斯·彼得·库恩 Hans Peter Kuhn 未定义的景观 Undefined Landscape 2007
莫塔兹·纳塞尔 Moataz Nasr 塔布拉鼓 The Tabla 2003
阮纯诗 Nguyen Trinh Thi 如何改善世界 How to Improve the World 2021
小泉明郎 Meiro Koizumi 反梦 #1(带雕塑的房间)Anti-Dream #1 (Room with a Sculpture) 2020
本章参展艺术家(小组)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克莱芒·科吉托尔(Clément Cogitore)
约翰·凯奇(John Cage)
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
和田永(Ei Wada ELECTRONICOS FANTASTICOS!)
江原宽人(evala)
比尔·丰塔纳(Bill Fontana)
金守子(Kimsooja)
汉斯·彼得·库恩(Hans Peter Kuhn)
河原温(On Kawara)
小泉明郎(Meiro Koizumi)
克里斯汀·孙·金(Christine Sun Kim)
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
宫岛达男(Tatsuo Miyajima)
托马斯·马德(Thomas Mader)
卡斯滕·尼科莱+克雷斯纳·布拉斯科(Carsten Nicolai + Krsn Brasko)
莫塔兹·纳塞尔(Moataz Nasr)
阮纯诗(Nguyen Trinh Thi)
乔·纳米(Joe Namy)
邱宇(Qiu Yu)
任莉莉(Li Li Ren)
坂本龙一+真锅大度(Ryuichi Sakamoto + Daito Manabe)
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
奥拉·萨兹(Aura Satz)
安妮·勒·特罗特(Anne Le Trote)
谢雨帆+梅人:尔文·刘易斯+殷子遷+吴薇(Xie Yufan + Melvin Lewis + Yin Ziqian + WuWei)
于伯公(Yu Bogong)
赵仁辉(Robert Zhao Renhui)
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作品展期提示:坂本龙一+真锅大度《感应流-不可见,不可闻》将于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至2025年1月14日(星期二)期间展出。
第二章:边界之上
人类的创造性思维也往往跨越边界、与不同领域融合,孕育出全新的视角——不同领域的对话和碰撞能够激发出新的灵感,为我们揭示未知的世界。艺术与时尚、建筑、摄影、设计、哲学、音乐、味觉、触觉等领域相互交融,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和叙事。展览的第二章即着眼于发生在“边界”上的创造性活动。
本章将展出13位(12组)艺术家融合不同领域的创作。其中帕特里克·特雷赛特(Patrick Tresset)的作品《人类研究2》通过机器人装置探索人工智能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刘佳玉的作品《宇宙的孩子(2024)》利用AI再现自然界中风与水流的复杂性和随机性,青山周平(Aoyama Shuhei)通过创造仅可利用触感、声音和气味感知周围环境的空间,探索人类感官与环境认知的关系。这些作品将展示不同领域“边界”间在当代艺术中的的突破与重构。
帕特里克·特雷赛特 Patrick Tresset 人类研究#2 Human Study #2 2018
青山周平 Aoyama Shuhei 不可视建筑 Invisible Architecture 2024
本章参展艺术家(小组)
赵和林(Chow and Lin)
丽亚·哈萨比(Maria Hassabi)
刘佳玉(Jiayu Liu)
艾米·卡丽(Amy Karle)
金优珍(KIM Woojin)
弗朗索瓦·罗什(Francois Roche)
安托万·罗吉尔(Antoine Roegiers)
青山周平(Aoyama Shuhei)
佩特拉·施敏(Petra Szemán)
施政(Shi Zheng)
帕特里克·特雷赛特(Patrick Tresset)
徐震(Xu Zhen)
郑达(Zheng Da)
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第三章:明日地脉
第三章将深入探讨当下创造力与全球性议题之间的紧密关联,尤其聚焦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问题,以及生物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在艺术领域,许多作品通过使用废旧材料来警示环境危机,通过关注濒危物种唤起公众意识,通过艺术创作预示地球环境的未来。艺术与其他领域的交融也带来了新的视角——使用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的创作,不仅展现了艺术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也激发了观众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
本章选择展出的作品包括扎多克·本-大卫(Zadok Ben-David)地面装置艺术作品《黑色田野》,其有3万多钢刻花朵组成,探讨自然的生命与死亡。卢克·杰拉姆(Luke Jerram)的装置艺术作品《盖亚》,以直径达10米球形表面展示了由NASA提供的120dpi分辨率的地球表面图像。
本章所选择的作品不仅呈现了艺术家对上述问题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他们对解决方案的探索和思考。这些作品向观众展示了创造力如何在艺术与现实世界之间架起桥梁,弥合鸿沟,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灵感和方向。
卢克·杰拉姆 Luke Jerram 盖亚 Gaia 2018
扎多克·本-大卫 Zadok Ben-David 黑色田野 Blackfield 2006-2020
朱利安·夏利耶 Julian Charrière 纯粹浪费 Pure Waste 2021
本章参展艺术家(小组)
苏珊娜·艾盖雅(Susanne Allgaier)
雷菲克·阿纳多尔(Refik Anadol)
扎多克·本-大卫(Zadok Ben-David)
朱利安·夏利耶(Julian Charrière)
纠缠的他者(Entangled Others)
费莱肯·麦考密克和索非亚·克雷斯(Feileacan K. McCormick & Sofia Crespo)
卢克·杰拉姆(Luke Jerram)
穆罕默德·卡泽姆(Mohammed Kazem)
龙盼(Long Pan)
刘建华(Liu Jianhua)
林嵐(Jaffa Lam)
法布里齐奥·普莱西(Fabrizio Plessi)
艾伦·桑菲斯特(Alan Sonfist)
施政(Shi Zheng)
本·库伦·威廉姆斯(Ben Cullen Williams)
杨沛铿(Trevor Yeung)
向京(Xiang Jing)
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第四章:后人类世
最后一章将介绍艺术描绘的未来,将展示各种现实和世界观。未来人类的许多方面可能会因科学技术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科技的进步已经揭开了我们前所未见的世界,拓宽了我们观察微观与宏观世界的视角。在艺术领域,不少作品也涉及与人类存在紧密相关的深层次问题。
第四章将展出32位(28组)艺术家的28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承载着对未来的愿景,也反映了艺术家对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
思索创造力的源泉、变化以及能够为人类提供怎样的新未来,最终将帮助我们回答保罗·高更(Paul Gauguin)提出的那个根本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构成了本次双年展探索的基础。、
阿莱·古泽蒂 Ale Guzzetti 10 种不同的互动凝视 10 Different Interactive Gazes 2022-2024
池田亮司 Ryoji Ikeda 测试图案[nº13] Test Pattern[nº13] 2024
迪姆特·斯特雷贝 Diemut Strebe 甜心宝贝 Sugababe 2014
洛朗·格拉索 Laurent Grasso 兰屿 Orchid Island 2023
伊索拉特亚·佩卡和伊索拉特亚·泰亚 Isorattya Pekka eTeija(PEKKA & TEIJA ISORÄTTYÄ) 机器波西米亚人 Robohemians 2022
本章参展艺术家(小组)
阿莱·古泽蒂(Ale Guzzetti)
曹斐(Cao Fei)
曹舒怡(Cao Shuyi)
萨洛梅·夏特里奥(SaloméChatriot)
卡罗琳·利布尔+尼古拉斯·施密德-普法勒(Carolin Liebl + Nikolas Schmid-Pfähler)
迪姆特·斯特雷贝(Diemut Strebe)
何晋渭(He Jinwei)
黄永砯+沈远(Huang Yongping + Shen Yuan)
佩卡·伊索拉蒂亚和泰亚·伊索拉蒂亚(PEKKA & TEIJA ISORÄTTYÄ)
贾蔼力(Jia Aili)
艾米·卡丽(Amy Karle)
李姝睿(Li Shurui)
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
缪晓春(Miao Xiaochun)
帕翠西亚·皮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
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
池村玲子(Leiko Ikemura)
刘韡(Liu Wei)
池田亮司(Ryoji Ikeda)
山内祥太(Shota Yamauchi)
施政(Shi Zheng)
隋建国(Sui Jianguo)
宋冬+尹秀珍(Song Dong + Yin Xiuzhen)
徐冰(Xu Bing)
武子杨+蒙胜宇(Wu Ziyang + Meng Shengyu)
杨泳梁(Yang Yongliang)
叶凌瀚(Ye Linghan)
展望(Zhan Wang)
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总策展人·南条史生
关于总策展人·南条史生
南条史生,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学者。1972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系,1977年毕业于文学系哲学科美学美术史学专业。经历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工作后,于2002年参与森美术馆的创立。在2006年11月—2019年间担任森美术馆馆长,2020年起担任特别顾问,并于同年担任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总顾问、弘前砖仓库美术馆特别馆长助理,2023年5月起担任ARTS前桥特别馆长。
从1997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开始担任各类国际大型展览策展总监,包括2001年横滨三年展、2006年及2008年新加坡双年展、2016年茨城县北艺术节、2017年檀香山双年展、2021年北九州未来创造艺术节ART for SDGs、2021年—2023年Fuji Textile Week等。国内的展览活动包括1998年担任中国台北双年展策展总监,2024年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划胡项城个展“天天问”等。著有《活在艺术中》(角川书店,2012年)等专著。
新绎美术馆
关于新绎美术馆
新绎美术馆将通过艺术展览、学术研究、系统收藏、艺术教育、国际艺术论坛等一系列国际化的运营,构建集创新、开放、多元、跨界于一体的国际化艺术交流平台,致力于打造京津冀区域内兼具艺术影响力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专业的非营利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