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浏览量:91
展览海报
文_张渤婉
2024年11月13日,国际知名数字艺术家Beeple(Mike Winkelmann)的全球首场个人大展“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于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启幕。此次展览展出Beeple的重要作品,包括《每一天》《人类一号》《S.2122》以及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全新作品《指数生长》。展览正式开幕的同时,德基艺术博物馆“DIGIVERSE引力计划”也随之亮相——德基艺术博物馆持续邀约、长期征集数字艺术创作成果,携手多所知名高校,面向在校学生展开定向作品征集,并在展览中进行展出,旨在提供为年轻数字艺术家提供作品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Beeple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来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Beeple,本名迈克·温克尔曼(Mike Winkelmann),是一位艺术家和平面设计师。Beeple通过多元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积极展开科技领域的实验,表达形式包含影片、绘画、音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加密艺术等诸多领域。Beeple关注如何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使艺术家的概念变得更加大众化,并将创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作为日常实践的一部分。
互联网的原住民VS艺术史的移民
Beeple认为自己是一个互联网的原住民。他出生于1981年,同年IBM发布个人电脑。在他的童年时期,Adobe AI、Adobe PS、Adobe Premiere等重要的电脑工具逐步发布,为创建数字图像、编辑视频内容、表达艺术概念提供技术上的可能性。1991年,10岁的Beeple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386型号的个人电脑。随后,Adobe AE、Cinema 4D等技术工具陆续诞生,从那时起,动态图形的创建、多处理器操作变成现实。1999年,Beeple在他18岁这一年进入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专业,并开始使用索尼迷你DV摄像机拍摄短片。在那之后,Creative Commons发布,更多技术工具实现了多次迭代更新,直到Beeple在大学毕业时,以艺术家身份创作了音乐、器乐视频和墙纸海报等作品。
Everydays(part)《每一天》系列(节选)Beeple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007年5月1日,Beeple开始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发布他的创作作品《每一天》系列。到了2020年2月,该系列作品的前5000天创作完成。2021年3月11日,《每一天:前5000天》刷新了数字艺术的拍卖记录,Beeple获得了全球艺术市场的高度关注。直至今日,《每一天》系列作品仍在以每天一张的速度进行更新,截至2024年11月13日展览开幕,艺术家已经累积了超过6400幅的《每一天》系列作品,这也是贯穿本次展览的重要的内容上的线索。
Everydays(part)《每一天》系列(节选)Beeple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Everydays(part)《每一天》系列(节选)Beeple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
在这之中,本次展览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10张《每一天》,用油画和屏幕共同展出一件作品的方式,通过油画这种基础且被延续的艺术创作模式和表现媒介让观众驻足停留,引导公众将注意力聚焦在《每一天》以数字媒体所呈现的内容的深刻性上,阅读艺术家对科技高速进步之下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未来世界人类、科技与生态的平衡关系,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释出的警醒做出的探讨。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
基于Beeple的早期艺术实践,《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首次提出了“数字考古”(digital archaeologies)的概念。从艺术家在美国查尔斯顿的旧工作室出发,经过其20世纪末至今的创作演变,呈现技术变革如何推动数字艺术的发展。与此同时,“数字考古”也通过艺术家早期的手绘、海报、器乐视频及影像作品,全面呈现了Beeple跨领域的艺术实践。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
尽管Beeple自我定义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可是他却是艺术史的移民。从时间先后的角度来看,Beeple在1999年就开始创作数字艺术,他开始创作的时间早于数字收藏艺术概念的诞生。从教育背景来看,Beeple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背景使得他对于艺术与收藏后知后觉。创作过程中与策展人和艺评人的沟通让他对艺术史逐渐产生认知。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说:“做事情的语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在面包房里做面包,那就是一个面包师;但如果一个人在美术馆做面包,那他就是一个艺术家。”Beeple的创作过程同此道理,如果一个深谙技术的计算机专家在为互联网工作,那他就是一个计算机专家;如果他在为美术馆工作,那他就是一个艺术家。
Beeple看待艺术的角度区别于其他艺术家。起初,他不希望艺术史上已经发生的事情干扰他的原创灵感:“我担心可能会影响到我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过程,如果我了解过去的来龙去脉,可能我现在的作品会被影响甚至玷污”。近期他的想法发生了转变,认为:“如果我不去了解艺术史,可能无意识的复制了别人已经做了的艺术品。”Beeple以防备的姿态去回避自己可能会冲撞到的部分,换句话说,他似乎在用艺术史当成一个排除选项的清单,是一份要小心躲避,避免雷同的黑名单。
尽管如此,《每一天》是受到英国插画家汤姆·贾德 (Tom Judd)于2005年创作的《每一天》绘画项目启发而有的灵感。从产生过程的因果关系来看,无法说Beeple的作品是从天而降横空出世的。作为数字艺术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现在已经成为了艺术史的一部分。如同他本人所说:“我开始走学习艺术史的历程,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人造还是有机?
对于展览题目中的“人造”未来,艺术家Beeple和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艺评家和艺术史学家、伦敦蛇形画廊艺术总监小汉斯(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有着不同的见解。Beeple认为:“人造是一种二元论,要么是有机的要么是人造的,但我认为其中的界限是模糊的。AI是我们创造出来最有人性的东西,把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东西放在里面的结果,所以AI也是有机的。一个东西可以既是有机的,也是模糊的。”
Human One《人类一号》,Beeple,2021年作,四频道数码录像雕塑(彩色),抛光铝及萨佩莱木支架,221 × 121.9 × 121.9厘米,©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小汉斯的观点则是虚拟和现实不再是二元对立,界线变得模糊:“过去,我们认为艺术作品是定格的,而现在的艺术作品是有生命的,可以发生变化的。我曾遇到一个艺术家,他认为,艺术将会不只是被分为技术创造或者人创造的,而是融合的。那时我只有20岁,还不明白什么意思。现在,我想《人类1号》就是这样的作品,作为第五代的版本,《人类1号》已经变得不同了。”小汉斯认为,迭代和更新赋予了艺术作品生长性和生命力,这是“有机”的表现之一。
Human One《人类一号》,Beeple,2021年作,四频道数码录像雕塑(彩色),抛光铝及萨佩莱木支架,221 × 121.9 × 121.9厘米,©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如果将视线从艺术作品的生成方式转换到艺术作品的欣赏方式上,小汉斯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人造或是有机的概念,也可以挪用到观看的角度上来。现在在艺术界,人们关心艺术品已超出了美术馆的界线。这次展览尝试模糊艺术馆和公共空间的界限,是非常好的尝试。人们不仅可以进入看,也可以路过顺便来看。展出的也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作品,也可以是征集到的其他人的创作。”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的部分作品观众可以借由展馆的玻璃窗在场外进行观看,这是策展人和艺术家想表达的“有机”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时间玩家
Beeple对时间的关注体现在几乎每一件作品中。他仿佛是一个时间的游戏者,在其中体会观察时间、累积时间、衡量时间、体会时间的乐趣。无论是积少成多的《每一天》,或是从现在开始倒数至2122年剩余秒数的作品《S.2122》,他都在试图以时间的尺度去平等地衡量万物,用公认的准绳统一不同观赏者的价值观。而这个看似“统一”的标准,在每个人观看过作品之后,在作品的启示下会寻找到各自不同的答案,这也是大家值得去观看他的作品的一点原因。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
Beeple不仅是一位时间的游戏者,也是一个时间的启迪者,他的作品仿佛一个又一个的时间寓言,对任何生存在真实时空的人有着等价的启示,激活人们对于时间的灵感和观点。如同策展人、艺评人卡洛琳.克里斯托夫.巴卡吉耶夫所说:“对于Beeple来说,记录时间流逝的方式就是在无序的世界当中通过作品找到一些秩序或者规律。”以《每一天》为例,无尽地重复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哲学意味的思想引导——或是启发着观者找到自己无解却潜藏在已发生事物里的答案,或是让观者随机性地和2007年5月1日至今的某一天产生链接。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
上文提到,截至展览开幕,Beeple的《每一天》已经持续了17年,完成了超过6000张作品。艺术家坚持每日通过互联网平台更新一件全新的图像艺术作品,这需要多种数字工具的灵活运用,对社会实时发生事务的及时反馈,与互联网参与者的深度互动。长期的连续每日更新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举动。艺术家谢德庆曾于1978年至1986年发表五件一年表演系列作品,其中的《一年表演1980–1981 (打卡) 》,谢德庆每小时打一次卡,一天打24次,持续一年。Beeple的《每一天》具有类似的逻辑属性,艺术家以机械化的重复,在现代社会中寻找自由意志的幽灵。
Beeple的作品内容的本身是多元的,在他构建的反乌托邦的赛博朋克数字宇宙中,虚构与真实交织,机器与奇幻的生物并存,现实生活的流行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它们共同编织出一个盘根错节、紧密交织、跨越文化的宏大世界。而这些或混乱或奇幻的景观被整齐地放入亘古不变的时间刻度中,自由表达与宇宙真理互相映照,是基于超过6000张图像作品基础之上的另一层艺术价值。不仅如此,累积的作品意味着对过去的超过6000个日夜的艺术性回溯。当艺术品在时间抽屉里清晰地展示,观者借此拥有了一套观照过往的独特的角度。时间是《每一天》的基本逻辑,是整合归纳Beeple这一系列庞大数量作品的可被轻易理解的规则。
S.2122,Beeple,2023年作,四频道数码录像雕塑(彩色、有声),抛光铝金属外壳,内部萨佩莱木支架,221 × 121.9 × 121.9厘米,©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同样是由时间刻度引发的思考,如果说《每一天》是对于过去发生的创造性记录,那么《S.2122》则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展望。Beeple始终将超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融合,在“未来”的奇异场景中映射当下的事件,也在现在正在发生的事项中推演即将发生的未知可能性。《S.2122》采用动态雕塑的形式,通过对现实生态及社会的观测,以虚拟空间为介质,向观众展现了2122年社会图景的一种可能性。它不仅揭示了气候问题的紧迫性,也呈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坚韧意志和力量。在这个Beelple称之为“城市街区(city block)”的离散世界里,时而展现出梦幻般的景象,时而又显露出反乌托邦的面貌。一座座独立的多单元高层建筑矗立于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船只在建筑中穿梭,飞行器在空中盘旋,郁郁葱葱的植物附着在高耸入云的建筑之上,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往返进出建筑物,井然有序的开展着工作。随着雕塑的旋转,时间与季节随之更迭,景观亦在不断变换,共同在这个异乎寻常的结构中持续演变着。这一作品不仅是Beeple对人类技术发展至某一临界点时的深刻反思,更是对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一种启示,促使我们更加审慎地思考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微妙平衡。
数字艺术,如何呈现?
“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展览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2024
德基艺术博物馆从2018年起就启动了数字艺术的系统研究,并举办了《teamLab未来游乐园》和《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等展览,希望将数字艺术带入公共生活。当下,一些艺术机构正在着力推动数字艺术的收藏、展览和研究,支持艺术家以及数字艺术生态的培养,探讨下一代艺术与文化生产以及未来人文社会形态和思维范式的多重可能。
《teamLab未来游乐园》数字艺术展,展厅现场
本次展览策展人小汉斯作为艺术总监的蛇形画廊于12年前成立专门的艺术和技术部门,负责数字与科技艺术的收藏和发展,关注研究和生产数字艺术,并专门给青少年和科技有关的展览项目。蛇形画廊希望研究的成果能够为其他艺术机构所用。里沃利城堡当代美术馆前任馆长卡洛琳.克里斯托夫.巴卡吉耶夫则认为,数字艺术与以往曾经出现过的摄影术,或者更早时期的钻木取火一样,都是不能切割于其他的艺术领域而单独成立的行业,要更全面的看待,与此同时,要维护好云空间的脆弱性。水晶桥美术馆前策展人舒莎表示。我们重要的是保存文化的遗产,不仅为当下,更是为未来一两百年的人去保存。他们的未来是我们无法预想的。我们作为机构,应该为未来的人的欣赏做好准备。未来的人能不能打开我们现在的数字格式,作为机构要认真对待。
“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展厅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
对于数字艺术的收藏、展览和研究,艺术家以及数字艺术生态的培养,Beeple认为美术馆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馆有独特的功能,可以促进集体的共同体验。美术馆将会成为一个人们聚在一起,拥有关于数字艺术的共同体验的地方。”
“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展厅现场
随着技术的发展迭代,相较于传统艺术拥有更好的互动性、包容性、易传递性以及易理解性的数字艺术已经走过了一段路。对于未来数字艺术将走向何处,曾将艺术史视为“排除清单”的Beeple说:“答案都在艺术史里。每个人都离不开艺术史,我的作品也会被包含在艺术史中。艺术史像一个巨大的黑洞,越看会发现越多东西,包含审美观,甚至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