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国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艺资讯
分享到:

181件作品!“邃心所欲——薛邃·九秩画展”在海上印社艺术中心开幕

发布时间:2021-05-11 浏览量:259



1.jpg


薛邃画作


近日,“邃心所欲——薛邃·九秩画展”在位于上海兰溪路上的海上印社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展出九十周岁的薛邃先生册页、手卷等作品181件,均为其2020年以来的作品。展览开幕式上,年过九旬的薛邃以老派的上海话说道:“我年纪大了,画得小了,大家小看看。”


这话自然是自谦,也见其胸怀。知名画家、艺术评论江宏为展览题“艺坛班首”,可见薛老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据相关艺术评论界人士介绍,薛邃先生极其低调,几乎不参加社会活动,可谓画中隐者,“薛老师古不泥古,九十高龄还在寻求变化,推陈出新,画作既古而新,可以说见证了上海百年画坛传承至当下的底气所在,尤其是,这样一位画家,以其人格的独立、学养及隐退心态作画,对当下浮躁的中国画界,可谓是一剂醒药。”


其实即便是壮年,一年能精选181余件作品做展览已属不易,更何况其中有大量手卷,一卷一故事,九十老人的画作中,既有武陵人误入桃花源所见“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之景,也有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之景;更将乐天居士赏“转轴拨弦” 的琵琶曲时的感怀、苏子夜游赤壁发怀古之情的壮阔、以书画表达。



2.jpg


展览现场,正在看画的薛邃


展览中181件作品,处处在点缀着诗意和童趣。陆放翁、范成大诗意图册页,无论是意笔人物、山石树木,还是画面中一点小动物,让观者看到其绘画功力的同时,也因其造型上烂漫不羁,让人会心一笑。


3.jpg


薛邃作品 意态山水


4.jpg


薛邃作品 意态山水


上海中国画院院长陈翔是薛邃的学生,他年轻时就跟着薛邃学画,至今依旧在学。在他看来,薛老的作品生机勃勃,始终保持着对艺术存粹的童心。老师虽然功夫深厚,但却没有停止在艺术上的追求,并自然而然将情感流入画面中。“在画坛在探讨传统中国画如何创新的当下,传统中国画如何保持生命力,薛老师是值得研究的个展。”陈翔说。


5.jpg


薛邃作品


6.jpg


薛邃,《山水小品》


七十多岁的上海知名画家、艺术评论家江宏也提到薛邃是他长期佩服的画家,因为他可以“静下心,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看万卷画,然后一笔笔把一张张画画好。江宏专门为展览题书了“艺坛班首”,可见薛老在他心目中的地位。80多岁的老画家龚继先、上海美协副主席陈琪均在现场细心观摩,对薛老的艺术追求与造诣感慨不已。


新民晚报高级编辑李天扬说:“我想用一个词来表达我拜观薛邃先生画作的体会,那就是‘相通’。老先生的画作,一是与天地相通,他的一花一草,一树一石,都是老先生对天地万物的认知;二是与古人相通,这次有好几组古人诗意词意册,精彩极了;三是与心灵相通,老先生是每一笔,都是自己心灵写照,所以是如此独特。今天有机会看到这些画作,是我们的幸运。”


艺术评论人顾村言说,薛老极其低调,几乎不参加社会活动,也没有什么社会职务,可谓画中隐者,“薛老85岁以后,先后三次在展览上看老人的作品,每次看都有精进之处,尤其是九十以后的作品,意趣的高古,笔墨的生发,视野的开阔,读之可以畅神,让人迷醉,“薛老的作品既古而新,取法中既见出汉画与魏晋砖画的笔意,又有着宋元文人画笔墨里的自在,更有着开阔的视野,我个人以为薛老可以说是中国画界的当下奇迹,也见证了上海百年画坛传承至当下的底气所在,尤其是,这样一位老人,真正的不慕名利,以其人格的独立与学养作画,对当下浮躁的中国画界,可谓是一剂醒药。”


7.jpg


江宏题“艺坛班首”


记者在现场观览作品,181件虽多为诗意题材,却张张不同、寥寥几笔就能抓住山水之气,人物之神,无论是册页还是手卷,均抄录诗词文字,显示其文学和书法功力,践行着“书画同源”、也可见其人物的造型能力。


8.jpg


薛邃,《陆放翁诗意册》


9.jpg


薛邃,《范成大诗意册》


有如此功力,得益于数十年的积累。薛邃的父亲是私塾老师,精通诗词、书法、尤擅绘画,也成为了他的启蒙老师,后来学过医,也做过其他工作但均没有持续。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学油画,并开始接触列宾等苏派画家的作品,但却因病退学。回到上海后,继续中国画的实践和创作。


10.jpg


薛邃在开幕式现场 


11.jpg


展览现场


对于何以从油画转为国画,薛邃曾说:“诗画联璧的文人画似乎又被重视起来,这当然是好事,但也不必强求一定要填词写诗,时代不同了,有点取舍并无不可。传统文化被冷落曾被冷落,西洋技术甚嚣尘上之际,年青学子崇洋轻中,画界也是如此。记得我年轻时(50年代)也曾经认为中国画不科学,表现力差,加上徐悲鸿先生等一批以西画改造中国画的权威们的巨大冲击,对青年来说确实是一种"煽动"(恕我不敬),以至在当时,我考油画系。但徐悲鸿先生的这一创举,使中国画的传统损耗了许多年。改革开放后终于醒悟了,觉得中国画尤其山水画是具有超前的魅力,无愧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瑰宝,是无法改掉也无法同化的。明乎此,我觉得还是应该立足于我们自己肥沃的土地,去栽植参天大树,播种芬芳兰苣,而且,也不妨灌植一些野菊山花。”


12.jpg


薛邃作品


在父亲给薛邃打下传统的国学基础后,再在美院打下造型基础,再到改革开放后,看到欧洲传统,再看近代印象主义、野兽派,也有了自己对艺术发展的感悟。当作品和流派越看越多,看到了欧洲的主流艺术,也看了非洲艺术的野性与质朴,喜欢马蒂斯、夏加尔、高更的作品,也逐步吸收了毕加索、米罗等的风格;借鉴康定斯基的构成……又把这一切以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融汇,把传统中国画画出自己的新意,也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形态。


13.jpg


薛邃,《姜白石诗意册》


很多人诧异一位年过九十的老画家竟然会画出如此具有现代意蕴的中国画,都说是“创新派”。但仔细揣摩后觉得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复古而开新者”。剖析他的绘画元素,在形式的内核中透露出宋元以来的传统格局和笔墨语境。而且他更上溯到汉唐以前的古拙天趣。其间还有着石窟壁画乃至民间艺术的未雕之璞,只是经他的融合渗化,很难分辨出所演化的“冰水之迹”。因此往往觉得他的画“既面熟,又陌生”很难循摸出其规模所自。


14.jpg

薛邃,《意态山水》


对于中国画,薛邃认为“意趣”是核心,“意”藏于笔墨,生发趣味,趣味是品评中国画的重要标准,画面带着生涩古拙,会让人感到沉稚天趣。这与明末董其昌等力求在画中掺进些许拙味道理相似。除了造型的古拙外,线条的古拙天趣则源于书法。“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是一脉相承的,书法以其特有的形式感表达感情,也表达画面的内在精神与自我感知。”


15.jpg


展览现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图意(上),刘禹锡《陋室铭》图意(下)


除了在案头创作外,薛邃也喜欢在生活中观察,腿脚便利的时候,每年和女儿远途旅行至少两次,看画谱、画论里找不到的鲜活素材,也解答绘画中原来无法解决的难题。


16.jpg


薛邃作品


将诗与画结合,则是宋以后的文人传统,但如今这个传统却渐渐在中国画中消失,诗和画分开了,但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结合自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人生感悟,薛邃依然还会在画上题诗、做长题。在此次展览中,对一些古代诗词作品画意的再创作,也似乎把人带到了永和三年的兰亭、欧阳修“在乎山水之间”的醉翁之意。欧阳修描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的文字以画面表达,也似乎是一次穿越时空的交流。画家车鹏飞认为薛邃的作品存粹、感悟人心,是“尘世中的山水画家”。


17.jpg


薛邃《桃花源记(手卷)》


19.jpg


手卷后抄录的原文


20.jpg


展览现场,薛邃与其女儿


值得一提的是薛邃的山水画中往往占有很大比重的人物出现,这也是传统的继承,如宋之李公麟、元之赵孟頫等山水画都有人物的明显位置。至于明清间把人物由于文学修养丰厚,薛邃每每在画中题句。诗词之外他的题跋更是力作,借物喻景,以景说事,以理道意,趣味隽永,极尽比兴之能事。


此次展览的策划者,海上印社驻社副秘书长、海上印社艺术中心主任陈睿韬对澎湃新闻说,薛老对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坚持数十年如一日,与薛老相识十余年来,在面对浮躁、急功近利的当今书画界,薛老对挚爱的艺术不忘初心,心无旁骛,不慕潮流,不求名利。薛老师古不泥古,在九十高龄还在寻求变化,推陈出新,这在当今艺坛尤其难能可贵,值得推崇敬仰,“2017年9月17日,海上印社、上海书画善会曾就举办了《唤来万山作画图——薛邃书画展》,当初就曾与薛老相约在他90岁时以唐宋此次为题再策划一个小品展,薛老在去年一年足布出户,精心准备了作品,在本次展览得以呈现。展览共展出书画册页8套,手卷14件,山水小品6件,意态山水19件,总计181件国画和84件书法作品。”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