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艺资讯
分享到:

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开馆展:抓住“身边”,成为“世界”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23 浏览量:174

“身边与世界代表了生活的两极”。当人们踏上旅途,或者把目光聚焦于屏幕,就能从身边的日常空间走出,去探索未知的广阔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与彼此成为了“世界”。当下,这种关系具有了新的意义。

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夜景

2022年11月12日,山中天艺术中心新落成的空间“玄馆”举办了开馆展——身边与世界。本次展览由李涵和金秋野共同策划,邀请8位不同背景的创作者,围绕建构、行为、图景、叙事四条路径来探索身边与世界的关系,每条路径上有两位背景不同的创作者通过作品呈现丰富多样的“身边世界”。

展览前言

对于新馆的首展,山中天艺术中心给了策展团队一个词:城市。李涵是“绘造社”主持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他谈到策展思路时说:“城市就是很混杂、包罗万象。”他和金秋野都觉得“身边与世界”能将8位艺术家的作品串联起来。

策展人金秋野 在开幕式上发言

策展人李涵为到场嘉宾进行导览

在李涵看来,身边和世界既是一个问题,也有着一种方法论的意义:“我觉得很多时候人焦虑是因为你能触碰的东西好像很无聊,精彩的东西又触碰不到,所以我们就针对这种焦虑作为原点来提出这个问题”同时,各个创作领域都会思考“身边与世界”,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自古以来不同领域的艺术家都会采用的一种工作方法。“身边永远是创作者最重要的资源,通过挖掘身边,你可以建构起一个更大的世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他说。

犬吠工作室《花草茶俱乐部》直径5m,高2.5m 装置 综合材料 

犬吠工作室由塚本由晴和贝岛桃代于1992年在东京创立,他们挑战过度工业化的建筑。《花草茶俱乐部》的设计是一个“由花草茶标准的生产过程衍生出的建筑”。在此休息的人们抬头便可以摘下一片草叶泡茶喝。俱乐部的洞口呈花、月、六边形,引用的是中国传统园林里墙上的门窗,用墙板围出了一个花草园。策展人李涵评价道:“它是一个艺术品,还是一个属于建筑空间的功能?我们希望作品有一种混杂的状态,它既是艺术品,又是建筑的一部分,又可能是一个‘房中房’”。

《花草茶俱乐部》局部 

乔小刀《寺庙酒吧》4.5×1.95×2.95m装置 综合材料 

乔小刀是丽江文旅地标“荒野之国”的创始人,他开创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他想起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和二郎神对战,身体变成庙,尾巴变旗杆,在《寺庙酒吧》中,他根据这个记忆场景重新定义了这个童话建筑。在有轱辘的庙的顶端,坐着玩手机的熊猫,或许手机里就是它的世界。

陈维 《故障》依照场地尺寸 装置 综合材料 

陈维的创作常以舞台装置和情境再造的方式呈现于摄影之中。《故障》由一组带有故障的广告屏在我们的城市中随处可见,人们形成了一种选择性忽视的视觉惯性,它们仍然照亮夜晚,装点都市,亦是我们与错误一起生活的共同经验。

罗宇杰 《鸟笼》 450×450×295cm 装置 综合材料

罗宇杰是中央美院建造课题教师,他加入中国乡建院,成立并负责可续乡村工作室。他遵从传统造笼的材料和方式,融合当下工业技术,建造生成一个被“放大”到人可以进入其下的笼。“笼”成为一个“建筑”,其内有鸟落脚的“大地”,它的上部起“穹笼”可以对人的形成裹缚,人步入“笼”下而被包缚,而鸟在这个相对阔大的“空间”内实现飞翔。

罗宇杰 《鸟笼》局部

胡向前 《庇护所》行为艺术

胡向前的作品灵感来自周围亲历的环境和他对于身体、表演艺术家和表演之间的关系的审思。庇护所意味着临时和短暂,也属于空间的概念。这种临时的空间概念是一种表演,随意建造,即时拆除,在动态中自如切换。在现场表演中,通过演员们的身体,积极调动美术馆里的空间和设备,与随身携带的道具,让观众切身体会这个表演空间的存在。

陆庆屹 《罗甸的春天》20分21秒 

纪录片导演陆庆屹远离家乡多年。在纪录片《罗甸的春天》中,家乡的变迁使“我”有意识地去观察那些我曾认为毫无特点的日常生活,重新去认识亲人们。从而他认知到,每个人都那么鲜活而清晰,他们的生活细节呈现出来的质感是如此细腻真挚。片中说:“如果没有了老人,我们就成了老人”。

黄河山 《秃力城》依照场地尺寸 装置数字艺术 

数字艺术家黄河山的《秃力城》作为魔幻现实主义虚拟城市构建项目,探讨在消费社会背景下虚构共识产生的荒诞诗意,是一场对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反叛。人类不停相信某些事物,通过普遍接受的集体想象来构建起一整个意义体系的秩序,人为虚构的概念和符号将世界浇筑固化成型。

《秃力城》局部

温凌 《月饼人》挂画200×200cm 丙烯、墙体绘画 

温凌的艺术创作涉及动画,摄影,绘画等领域,还积极将艺术探索延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他的作品《月饼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布上丙烯作品,另一部分是现场巨型涂鸦作品。两部分作品互相叠加,呼应成趣。现场巨型壁画涂鸦,也是在向绘画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致敬,因为绘画最初诞生时的承载体,正是——墙壁(原始人类的岩洞壁画)!

《月饼人》局部 

北京建筑大学特别创作 《郊区杂草》(局部)依照场地尺寸 建筑 综合材料 

郊区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具备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又游离在严格的城市监管边缘。这些建筑如荒原上的杂草生长,各种不相干的功能意外地拼贴在一起,成为“野生综合体”。又由于城市扩张,它们三五年便会被拆除。《郊区杂草》聚焦于此,用手工模型记录,保留了它们与生俱来的急功近利,粗糙简陋,却又朝气蓬勃,新鲜生动,为这些注定淹没的建筑留下缩影,给城市化进程提供一个微观视角。

《郊区杂草》(局部)

《郊区杂草》(局部)

《郊区杂草》(局部)

卷宗书店文献展 

卷宗书店作为特邀文献展,开辟了一个日常漫游者阅读室作为“身边与世界”展览文献区,集结全球建筑、设计与艺术类文献及出版物共40本,其中包括来自不同文化的在地建筑城市研究成果与设计实践案例,它们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观察附近的空间,或致力于可持续的社区营造。这些出版物所记录的案例都生动地表明,日常生活绝不是一个凝固而狭窄的空间,而是动态、多层次的丰富世界,缠绕着复杂的知识体系。

展览现场

“以前我觉得身边特别重要,只要抓住身边,就可以找到世界,但现在你开始怀念世界,世界也很重要,身边和世界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强调一方,如果世界消失,身边也会土崩瓦解”李涵说。但这种感受是否会影响到之前自己对创作方法的判断?李涵坦言,在开展前,“身边与世界”又成为了一个疑问,没有标准答案。

玄馆的空间

此次展览是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的初次亮相,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751艺术区北一门。可以说,玄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作品,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玄馆的设计师金秋野利用角落、缝隙和零余空间“造园”,通过梳理复杂功能来创造丰富空间,在最小尺度内完成高密度建造,尽量保留原有完整建筑空间,体现对城市日常历史的尊重。尽量保留原有建筑和施工过程中偶然而成的“皱纹与胎记”,表达“新旧交融、无新无旧”的时间感。注重运用来自自然界的材料,使建筑具有时间性和温度。

玄馆的空间

玄馆的空间

与常见的美术馆不同,金秋野利用两个厂房地势的差异,构建了一个像“船舷”一样的平台,可以俯瞰下面的大型装置艺术作品。他说“甚至建筑本身也可以是艺术作品,我们甚至可以在里面盖一个房子,从船舷直接走过去,栏杆是可拆卸的,这样就成为一个场馆和艺术品融合到一起的、真正意义上的实体的沉浸式空间,这是我们设计场馆的初衷”,观众真正可以做到从各个角度观看作品。

展览现场

金秋野在讲解展厅的空间

金秋野认为,日常生活无比丰富,蕴含着无数玄机和细节。他希望利用身边很普通的空间,通过排列组合焕发生机。“和诗一样,诗就是语言的重组,我不认为好诗一定要用拗口的词来拼凑,它可以是特别简单的,会创造一种情境”而目前的城市里情境不多。他坦言,我们现在只有身边,没有世界,同样地“我们每天都在期待明天,但是明天什么时候来呢?我觉得每天都可以是明天。”抓住身边的可能,哪里都可以成为世界。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3月12日。


投票(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