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国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艺资讯
分享到:

时代情境中的笔墨丹青——新时代中国画十年发展观察

发布时间:2022-10-14 浏览量:1652

 在新时代的社会情境与文化语境下,作为本土文化艺术门类的代表画种,中国画在创作、教学、研究与传播等层面都显现出新的进展与变化,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生机。一方面,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语境中,本土文化与民族艺术的态势已经呈现为从文化自省到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的转型,作为这种转型的重要表征,与民族、国家、历史、社会现实相关的主题成为中国画乃至中国美术创作的表现重心。另一方面,以重要的展览、学术活动和机制建设为契机,一批新时代的中国画经典作品应时而生,而关于中国画的学院教学、观念论辩和社会传播的课题,也不断影响与推进着新时代中国画的前行路向。


回看国家大展与创作工程里的中国画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术界举办了诸多具有重要影响力与权威性的国家级大展,如全国美展、全国中国画展,由中国美协及其他学术机构主办的各类全国范围的中国画展,以不同画科、画法为单元的全国工笔画展及全国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展,以学院教学为单元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教学与研究展等。


1.jpg


陈治 武欣《儿女情长》 中国画  172×200cm  2014年


      在这些国家级大展中,五年一度的全国美展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与风向标意义的展示平台。2014年9月,以“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为学术旨归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举办。本届全国美展的中国画入选作品在题材、形式、手法等诸多方面皆有突破,特别是一些风格化的探索性作品,在色彩、构成、材料的运用上充分借鉴和吸纳其他画种之长。陈治、武欣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儿女情长》获得金奖,黄洪涛的《光阴的故事》、赵奇的《在土地上》等获银奖,陈福彬的《群乡蔬谱图》、徐钢的《三教圣地》等获铜奖。从入选与获奖作品来看,展览作品以工笔画为主,整体上显现出“重工笔轻写意”的趋向,或者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显现出高水准写意作品相对缺乏的问题。


2.jpg


赵奇 《在土地上》 中国画 2014年


      近十年来,国家级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也引领了重大题材创作的新风,其中涌现出一批高水准、大尺幅的主题性中国画佳作。仅以其中两项国家级美术创作工程为例,可以看到新时代中国画创作在表现重大历史主题方面的空前繁盛:

      由中国文联、财政部、原文化部联合推出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自2012年启动、2016年完成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在此次展览的中国画佳作中,冯远的《屈原与楚辞》等作品以人物群像的方式展现历史的众生相;杨晓阳的《唐太宗纳谏》等作品完成了对于宏大历史场景的富有史诗意味的瞬间闪回;徐里、李晓伟、李豫闽的《范仲淹著〈岳阳楼记〉》等作品将传世的艺术形象与历史人物“蒙太奇”式地冶于一炉;王明明、李小可、庄小雷、徐卫国的《长城秋韵》等作品以宏大山水场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壮阔江山与恢宏气魄。


3.jpg


于文江 《日出东方·李大钊陈独秀》 中国画


      在2018年启动、 2021年收官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诸多中国画作品呈现出新的风格面貌与时代气息。工笔人物画作品如陈孟昕、李传真的《友谊的丰碑》,于文江的《日出东方·李大钊陈独秀》;水墨人物画作品如杨力舟、王迎春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模范——陕甘宁边区》,吴宪生、韩京雷的《耕者有其田》;山水画作品如李翔、杨文森、张蕊的《龙腾大湾》,刘万鸣的《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等,都展现出不同于既往相关题材创作的表现手法与形式趣味。诸多作品以巨大尺幅展现宏阔场景,通过中国画特有的文化意境与现实表达的巧妙融合、艺术性与主题性的深度结合,呈现了党史线索与丹青表达的叠合意象,及如何以中国画本体的笔墨与色彩语言,从还原历史的厚度和细节的深度,去展现历史事件、人物形象的时代课题。


4.jpg


吴宪生 韩京雷 《耕者有其田》 中国画


老课题和新趣味:笔墨问题与都市情境


      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画创作,其重点和难点并不在于用以表现当下社会生活的写实基础与造型能力,也不在于以宣纸笔墨作为媒材所展开的西方现代主义的观念实验,而是通过吸纳笔墨传统,抒写主体精神,使之完成中国人内在精神的延续与拓展。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巨大差异,成为横亘在所有中国画家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出于这种问题意识,很多中国画家力求在艺术创作中尽可能地保留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开拓,将这种体悟与思考贯注于自身的创作实践之中。

      笔墨问题历来是中国画创作、教学与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与艺术生态中,如何实现传统的现代转化,如何在保留中国画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拓展新貌,如何认识水墨“传统”的内涵与外延,成为诸多中国画家必须面对的课题。如果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中国画“传统”范畴的多元结构更需得到深入的解析,除了画史上占据主流的写意文人画,历代宫廷画院系统的院体风格、不同地域的民间画工艺术传统,乃至百年以来以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等为代表的近代传统,都已成为当代中国画的传统养分与创作资源。因此,过于偏狭地将作为传统主线的文人画笔墨看作传统资源的全部内容,或是陷入民族虚无主义的流弊,忽视甚至否认作为文化根基的艺术传统存在的必要性,都无法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当代中国画的文化结构。

      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传统的人物、山水、花鸟题材的画科分类基础上,都市景观也成为新时代中国画重点表现的母题。都市化的历史进程在改变着艺术家的观瞻对象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画家主体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与创作理念。于是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中国画家面前,即如何用传统的中国水墨媒材表现当代人对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感触。这些风格特征与文化趣味,在今年9月新近举办的两位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画家个展中,恰好得到充分显现: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主题为“人间山水”的画展,以“游观”式的观察视角,记录了一位山水画家环游世界各地城市的经历印象,通过一系列水墨游记呈现出以中国之眼观照世界并以此重构和塑造世界的独特智慧,从而揭示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间微妙的异同联系;北京画院副院长莫晓松主题为“寻迹思远”的展览,则突破了其作为工笔花鸟画家的表现手法和固有题材,以彩墨创作展现了一位中国画家漫游西方文明遗迹的异邦采风写生之旅。以中国画的笔墨、色彩、线条与图式,表现当代都市乃至异域景观的鲜活气息,既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画家们的开拓勇气和创新意识,更显现了中国画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与包容力。


5.jpg


方向《冬奥之城》240×20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事实上,正是以方向、莫晓松等为代表的中青年画家的开拓实践,及其自觉根植于传统笔墨精神的创新意识,才成就了新一代画坛精英的艺术贡献。整体看来,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画家已经显现出较为明显的代群差异,他们不再满足于前代画家将西方素描引入中国画的观念融合与样式移植,而是进一步积淀传统笔墨的厚度,吸收山水、花鸟画的笔墨性灵,汲取宗教壁画、民间艺术的养分,使中国画在现代转型的历程中,更为深刻地契合与表现社会现实和时代风貌,在工笔、写意等不同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层面,完成了纵深而多向的探索。


新时代中国画的学院体系与大众传播


      近十年来,中国画在学院教育与教学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发生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回头审视新时代以来学院体系下的中国画学科发展,其实质是中国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与现代学科的生存发展问题。倘若建立一个既不同于古代又不同于西方的、有中国文化自身特色的中国画现代教学体系,其关键在于重建中国现代艺术的价值标准,以中国文化的特有理念构筑当下艺术创作与美术教育的精神根基。

      关于中国画教学的分科与统融,已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美术学院教育所面对的重要课题。现代中国画学科的专业分科与相关体系的建构,一方面深刻凸显了传统的中国画分科与现代学院教学体系之间的抵牾与调和,另一方面更体现了近代以来引入的西式学院体系的本土化改造与适应的过程,以及中国画由相对自适自足的传统语境向丰富多元的当代语境转型的历程。自2013年开始,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以“为中国画”为主题的全国高等院校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教学系列展览与学术研讨活动,由全国各大美术院校中国画院系轮值主办,这一系列活动注重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发掘、阐扬传统艺术精神,有效推动了当代中国画教学研究的交流。

      学院体系的中国画专题展览,也成为新时代以来的画坛亮点。仅以2015年由国内南北最高美术学府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分别举办的展览为例:以“起、承、转、合”为篇章脉络的“为中国画(第二回)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学与创作展”通过对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创作研究的集体展现,系统呈现了20世纪以来现代学院体制与学科结构下中国画学科的现状;同年举办的“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大型展览,呈现了曾在中国美院中国画系任教的百余位教师的代表画作、画学著述与文字手稿,展现了中国画创作的多元格局。这两个展览都在学院体系中,致力于找寻与所处时代相契合的学术路向。

      在近年来的创作实践、学院教学与展览生态中,“中国画”“水墨”两个概念一直相伴相生、互为影响,又似乎纠缠不清、难以尽述,其间有概念的混用、逻辑的交错,也有边界的模糊、语境的共存。这一现象的背后,又浮现出两条不同的创作路径与价值取向,一个主要指向传统、学院与经典,一个更倾向于当代、社会与新潮。在价值评判标准多元化的新时代,“传统”与“当代”的并存已是事实,“中国画”与“水墨”一方面在各自的场域和语境中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也在边界的交叠中不断混融乃至重构,两个概念都正在经历着新旧转换与时代交汇的过程。

      近年来同样发生相似变化的,还有关于中国画的大众认知与跨媒介的社会传播。继2021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播的《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成为爆款节目、迅速引发破圈效应之后,2022年总台春晚《忆江南》《只此青绿》等专题节目,都以影视与书画跨界融合作为突破口,共同形成了视听文化与书画艺术的融创典范。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浓缩呈现了经典作品与现代画家的故事,这一视听作品力求拍出画中真味,展现时代深意,也共同呈现了中国画在融媒体时代跨界传播的巨大生命力,及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传统艺术的繁荣兴盛。在此进程中,中国画如何从传统走向未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力行守正创新,如何在时代潮流中实现自身艺术语言的延展与转化?这些课题都需要一代代中国画家贡献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不同画科,还是写意、工笔、没骨不同画法,正是这些新时代以来涌现出的风格多元的中国画作品,不断挖掘和承载着时代精神内涵,描绘着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气象,同时也在升华着我们对于民族历史和社会现实的认知与情感,寄托着我们对于这个时代的理解与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