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8 浏览量:1102
1
展览海报
洄游:从中山到珠三角水域的记忆考古
展览时间:2022-09-20 — 2023-02-28
展览机构:广东·中山·格子空间B栋(中山市石岐区星辰路西)
学术联合:浙江大学艺术美学研究中心
参展艺术家:姚明峰、易连、彭文彪&一米、于童、王叶子、谢文蒂、胡镇超、曹澍
策展人:肖剑、陈东
策划执行:大乾艺术
围绕河流城市中山乃至珠三角水域的历史和现状展开调查之后,《洄游:从中山到珠三角水域的记忆考古》展览在中山华侨城格子空间正式开幕,9位艺术家数十件作品共同构成了珠三角流域考察与研究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2
“ 艺术家们通过驻地,再借助各自的生命体验和不同的媒介表达,对河流展开了开放性的想象。这其中既有具像化的个体精神,又充满了彼此的回应与灵动。这种文化互嵌的作品表达,将珠三角的复杂性充分展现了出来,共同构成了中山乃至珠三角区域当代研究的一部分。“
——策展人 肖剑
从中山延展至整个珠三角区域,洄游象征着关于生命、关于文明的独特运动,在当地的地理空间环境中暗含了更多关于情感、归属、身份、命运、流动与秩序的哲理思考。
“ 河流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沿着河流而产生的历史、工业、文化以及人的痕迹是其流动的意义。“
——策展人 陈东
9位参展艺术家分别是姚明峰、易连、于童、彭文彪、一米、胡镇超、曹澍、王叶子、谢文蒂。他们的调研范围从中山延展至整个珠三角,借助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媒介展开了关于河流的开放性想象:既是将河流的流动性定格,同时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生生不息的书写。
3
水系文明塑造着地方认同和民族认同,“河流计划”是浙江大学艺术美学研究中心与大乾艺术共同发起的“多媒介方志”系统,在当代艺术史的语境中,以历史比较视野与跨学科跨媒介的表达方式,联结起所有参与者对地方的感知,将地方书写延展至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
“洄游”一词源于在珠三角水域鸡鸦水道上长期观察时所遇到的西江黄鱼。作为洄游型鱼类,它会受到自身生理条件和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做出定向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珠三角被大大小小的水道切割,密布的河网使得陆地逐渐被侵蚀。从沙田开发到农业生态建设,水陆的交替更迭塑造出城市的历史与记忆,更映射着有关基建、填海等更深远的城市议题。
继“过海·时间”展览以中山渡口为主题之后,再次围绕河流城市中山乃至珠三角水域的历史与现状展开了调查。学者和艺术家们力图通过走访丝厂、甘蔗场、糖厂、船厂等工业制造厂和工业遗产来了解河流旁工业变迁的过程;也寻访了被誉为水上“吉普赛人”的珠三角疍家人,感受水上与陆地迥异的生活方式。通过驻地调研的形式,聚焦水系变迁的形成与社会影响力——从河流本身,到流域内的“世界工厂”、地方的宗族与文明、以及与河流有关的风物和物产——连接此岸与彼岸,历史与当下。
每一次的寻访、行走、对谈与记录,都深深地参与到持续的研究和动态的意义生产中。水成为被比拟的介质、与陆地区隔的生活方式、可以被凝固的痕迹,以及永不停歇的运动。在山与海之间,在沉寂与喧哗之间,在田野调查与艺术表达之间,用“多媒介方志”的方法重现那些记忆与空间时,地方将不再是孤岛,而是沉浸在世界语境中,并不断地参与变革、流动、家园等共享的议题,最终汇聚成新的联结与思考。
4
《并置1/4》姚明峰,数字微喷输出,2022
在作品《并置1/4》中,姚明峰将颜色及数字信息从图像中抽离, 按其像素分布的机制排列, 与去色的图像重组并置。这一过程重构了图像与颜色的语境, 揭示了数字时代下当地景观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时,两组摄影都以四分之一的构图和比例,呈现了一种对立以及不稳定的关系。
姚明峰之前的部分作品是有关数字图像的,思考在当代如何去理解和解读数字图像。图像总能给人们传递出一种非真实的景观。他想将数字图像里面的“数字部分”,通过技术的手段将其剔除,所以在作品中呈现的是黑白的图像与分离颜色的一种并置——就像疍家人的生存状态,随着环境的变迁会逐渐消逝,作品试图以一种抽离图像的方式暗示。
5
《构造:N 22°28'57.5" E 113°34'49.6"》,姚明峰,岩石、不锈钢管、油墨,2022
《构造:N 22°28'57.5" E 113°34'49.6"》则将基建材料不锈钢管按围填区域的形状和比例重新锻造制作,并与填海所用的岩石相结合,形成一组装置。作品试图在重新构建海岸线的形态及痕迹的同时保留材料自身的语境。
6
《参照系60s》姚明峰,装置,2022
《参照系60s》呈现了相关河流水质,地理位置以及沿岸生态等信息。以图像、影像和现成品相结合的形式构建了一种开放和抽象的参照系统,试图探讨传统生态在当下如何被分解与重新建构。
驻地期间作品和当地发生关系更紧密一些,所拍摄的图像,观察的事物和当地语境发生直接的关系。这次驻地,虽然从疍家人特定的身份入手,但最终的作品里这种身份、特征都会转换为一种元素而存在,没有一种特定的导向,而是一种开放式的呈现。
7
《变速插件》姚明峰,影像,2022
《变速插件》将两个影像对立放置,视觉上形成一种分割与对抗,通过插件调节影像中的帧率,以超慢镜的形式呈现。影像中陆地运动的速度稍快与水面,这微妙的变化难以被视觉系统所察觉,就像水与陆地间模糊以及不稳定的关系。
陆地与河流的关系是珠三角水域的主题之一,展览作品将河流水质、地理位置、海岸线、填海的石头、陆地与水的进退中不断探索,呈现出一种对立而又不稳定的关系,试图探讨河流与陆地如何分解与建构,又如何抽离与再造的或自然或人为干预的脉搏。
8
《水上怪谈》彭文彪&一米,多屏录像 遮阳网、蚬壳、沙、木块、竹子,中山、广州莲花山、佛山三水,2022
彭文彪和一米是卤味高清频道的成员。他们受到粤语和珠三角流行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诙谐幽默的同时又不失对时代症结的锐利观察。彭文彪和一米擅于将从人类社会中通过田野调查法搜集回来的素材以录像、插画、文本等形式不断精炼、重构,转化为一种全新的视觉档案,并使其重新回归到大众视野。《水上怪谈》把大家带入疍民在岸上歇脚的角落,听毛人水怪的流言在一个疍民身上发生的寓言故事。无论愿不愿意,只要大部分人相信它的存在,你就可以把自己的企图心藏在里面。作品以沉浸式的体验力图打破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将纯粹的个人经验塑造成特定时空内可以被共享的集体经验。
彭文彪说:“我更对海的情感会更强烈些,虽不是渔民,但看到海的时间挺多,走一段路就能看到海了。海水是黄的,脏兮兮,也没有那么美好,但是它会有种生猛在,渔民和做船的人都会有一种生猛劲在里面。海的视觉性更开阔,河流的积累更丰富。”他说现在喜欢河流更多些:在海里面,你要敬畏它;河流的江湖气更重。
集体是个假象,个体却是真实的,每个个体都会特别真实,但是个体的命运又有一种集体性的表现在里面。疍家人有他们自己的信仰系统,虽然现在已经说不出自身所谓的神话信仰系统了。关于流传在民间关于水上的传说,水上人他们一般都不相信,似乎因为常年与大海和河流打交道,所以对水并没有那么多的猜疑。
建国初的一个始于陆上的传说“毛人水怪”广泛流传,正是某种 “不可捉摸“性让很多人对疍家或毛人水怪的想象成为了人们放肆欲望的温床,人性的遮羞布。疍民大部分都是很平凡的故事,只是相对于陆地上的生活经验来说比较不一样而已。水上人他们大都很朴实,不善言辞。他们更习惯于与水中的未知共存,说白就是不会把神秘的东西当回事,而专注于自己生活本身。
他们的作品用寓言的方式融合了各种想象和幽默。他们泛着舟来布展,作品摆在带有腥味的沙蚬壳的歇脚地,以及写实性的影像来虚构水上人的传说——在记忆与现实之间,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这种现“造”寓言的作品本身就是令人感到幽默的幽默,亦是我们的恐惧与欲望。这个鲜为人知的群体在不断的移动与文化的碰撞中,也许还未曾得到认同便已经快要消失在寓言中了。
9
《载》于童,蚕丝、陶瓷、木船等综合材料,东莞,2022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艺术家于童关注到了蚕茧的传统加工方式——棉兜制作。把用碱水煮过的蚕茧清理干净、手工撑开,再撑在一个用竹条弯成的弓上,五六颗蚕茧套在一起成一组。随后将其晾晒待用。与缫丝织纱这种细加工相比,制作绵兜是相对原始的粗加工,用途也相对单一,也即制作蚕丝被。如果把晾晒好的棉兜撑开面向光源从背后看,能够清晰地看见层层蚕丝相互堆叠、缠绕、或疏或密,有一种温润的斑驳感。这种斑驳感背后是多个时间叠加形成的特殊图案。艺术家想留住这种感觉,留住这种印“像”,使其变成一种永恒的凝固的瞬间。通过将黏土这种有记忆的材料与绵兜结合后烧制,艺术家完美地保留了绵兜上的信息,使黏土变成了这多个时间叠加态的载体,并且像快门一样凝结了瞬间的全部信息。而船不仅是一种作为运输工具的载体,更是作品中有关时间、历史、记忆(技艺)的载体,让我们可以借此不断挖掘品读的珠三角沿河流域的发展历程。
河流边的产业不断的变化,即便是留下的历史也变得渐渐模糊了起来。时间、空间、物质、技艺和思想的转化,在这个充满着确定和不确定的瞬间与凝固的永恒。透过历史的光去看《载》,才能看见蚕丝的层层堆叠,材料的转化突破了原型与再造的“像”,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转化将珠三角的记忆与承载定义出来。
《追光》易连,收藏级艺术微喷 160*120cm,中山,2022
在《追光》这组作品中,艺术家易连用舞台的追光灯照亮一片厂房的屋顶。这些厂房有的已经破败闲置,有的还在生产,它们都是中国早期制造业遗留下来的建筑。当在高处观望的时候,就像在看一个已经布景几十年的舞台,有不同的角色在此轮番上演。
当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观察建筑的时候,获得了那种很不一样的视角和感受,因为我们都不是里面的一份子,只是像俯瞰一样的角度看个大概,或者观者跟它的关系也只是一种这样的关系——有一种对抗性——永远跟它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只能通过一些非常简单的,或者说概括性的方式去接近。我们跟这些建筑本身的关系,到底是是一种什么关系?
《剥落》易连,收藏级艺术微喷 160*120cm,佛山顺德,2022
早期的国营制造业,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它涵盖了人的工作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企业要么就转制了,要么就变成一个空壳建筑,它仅仅留下了建筑本身,或者说建筑成为了另外一个载体。《剥落》则是关于曾经的国营工厂老职工。易连走访并录制了他们关于工厂记忆的采访视频,再将视频投影到原来的工厂建筑内部空间的各个角落,通过多重曝光形成一张摄影作品。
《出口》易连,单屏影像有声,佛山顺德,2022
易连集中在建筑空间和人的记忆这样的关系上来做的。这些建筑跟河流的关系很依赖于河道的一个交通运输的功能,大部分驻地走的这些建筑都是在河道边上,河道对它来说是起到输入输出这样便捷的作用,也成为了一个《出口》。
《游丝》谢文蒂,玻璃。佛山南海,2022
艺术家谢文蒂的将关注点聚焦于丝厂女工。将手探入玻璃里,抑或是玻璃将手包裹?
蚕向身体之外吐出丝,将自己包裹进茧里,女工的手往复劳作,由茧中抽出丝。
手作的丝,还是丝做的手?
同游的是——细微的丝,有力的手;也是轻柔的手,结实的丝。
女性在珠三角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种温柔而又有力量的痕迹在不断重复中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河流、蚕丝、玻璃与女人的共性——脆弱、柔和、包裹、创造而又坚强。女性艺术家的身份与材料特性完美结合——玻璃的中空,一方面既有给空气描边的诗意,另一方面也是流动性的定格。
《四亿年前是海洋,四亿年后是沙漠》,曹澍 ,20×16×11.5 cm,2021
曹澍这件作品,利用影像装置为身体提供了超越现实限制的知觉体验,并试图通过这一感知重审我们对自然、历史的认识,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勾勒出了另一种自然。
《1934》、《1873》王叶子,综合材料,2022
艺术家王叶子的作品由三个部分组成,也可称为三条线索。
在没有明确告知观者所展示物体的真实身份的前提下,艺术家从视觉,文字,以及AI算法等角度对物体进行割裂分析。看似无关联的三个部分,其实是对糖/丝的存在以及价值等进行重新思考。
在将连接到显示器的显微镜将糖/丝进行放大后,实时影像会依据光线变化等因素发生未知的变动。被5000万像素传感器放大的糖粒/丝线的图像,已脱离了其为人熟知的日常形态,取而代之的是陌生且抽离真实的视觉体验。
结合历史资料筛选并整理出与糖/丝相关联的词汇,并对物体进行解释和说明。如形容糖的词汇有饴,石蜜,陪嫁品等;形容丝的词汇有蚕,提花机,凿空之旅等。将这些文字输入人工智能程序后,计算机再根据这些相关描述生成图像。有的图像与物体本身相关,有的则与物体本身无关。
《万家灯火》胡镇超,灯光装置,2022
不同地域和工作环境造就斗笠造型的差异,珠三角河域海域的渔民戴佩的就是画面中的斗笠,俗称疍家帽。艺术家记忆里的外婆总是戴着这样的帽子出去劳作,但也就只有劳作时佩戴。有趣的是,在很多劳动工具已经改变甚至消失的今天,这样的疍家帽依然还能在河边看到。这件作品设法保留了竹子的机理,让斗笠看起来就像是化石标本,与我们的“考古”相呼应。交错的竹编线条中形成了一条条“小鱼”,艺术家通过添加色块强调了这一点以形成“鱼群。因为帽子是圆的,这群小鱼会不断地“洄游”,生生不息。
本次展览将延续至明年2月底,后期将通过文献档案梳理,学者的观察、调研,以及出版和论坛等方式,开启更多关于珠三角的对话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