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6 浏览量:1286
德国媒介学家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在著作《留声机·电影·打字机》的开篇写道“媒介决定了我们的境况”。在这样的话语中包含了一个重要观点,即媒介构成了经验与理解的基本结构和准超验标准。有了媒介在给定的时间、空间里的调节作用,实实在在的经验才能发生。
《在派对的褶皱里假寐一会》展览现场,艺仓美术馆,2022
在余若婕的艺术实践中,数字影像、装置、绘画、文字以及综合材料等多重媒介共同参与创作,促使艺术生产的内在因素与外在表现联通成一个有机的过程。对媒介调节作用的强依赖则体现于创作主体的抽象性和虚构性,而单单从最终呈现的图像效果来看,物质实体可供辨认的与其相符的具体特征,是缺席的。长期以来,余若婕的艺术创作正是基于上述的出发点,通过利用摄影手段捕捉抽象的视觉效果,进而生产出一系列极富唯美感的超现实图像作品。而文字信息作为辅助的阅读语料,既串联了创作档案,又为后者增添了另一层虚构的人文语境。抽离的图像语言、唯美的视觉效果、以及虚拟的叙述元素,塑造了艺术家的整体创作外观。而在这整个过程中,不同媒介技术构建的话语网络既影响到艺术家审美语言的建构,也催生出互文的表达方式与理解方式,借此进一步完善了最终图像的呈现。
《在派对的褶皱里假寐一会》展览现场,艺仓美术馆,2022
安妮·莱顿·马索尼和马尼·欣德曼合著的《当代摄影中的影像构建》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后现代摄影影像的本质是“影像建构”,即“所有的照片都是被建构出来的”。尽管从观念上来说,这种观点主要是在挑战历史图像学研究中把摄影照片作为图像史料的传统研究方法,然而从图像生成的角度上,它仍然提供了后现代摄影产生的某种创作方法论。无论是“照片无修(Photo Without Photoshop)”、“花朵很薄(Flower For Fragility)”,还是“突然地蓝(Out of the Blue)”等等系列,余若婕都执着于制造脱离现实的人造景观。由于拍摄对象脱胎于非自然的精心建构,摄影作为证据媒介的地位被质疑。互联网和数字文化的迅速崛起,摄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使图像更为频繁的经历挪用、复制、融入、分享和演绎等后摄影生产策略。与合成处理导致的纯粹欺骗性图像不同,余若婕并不试图去质问摄影背后的真实意图。她主观的拒绝了软件技术的支撑,在数字媒体可以轻松伪造图像的背景下,花费大量时间还原图像背后的真实场景,致使影像本身仍旧符合对世界的客观复制。尽管照片在艺术创作上所传递的思考并不完全与塑造照片的物质实体拥有完全一致的内涵,但在几乎是全虚构的图像场景中,不真实似乎又含糊了几分真实。
《泡沫假寐》系列,静态影像,余若婕,2022
相机镜头在人造景观之间的来回移动,观察视角在不同光影下的蜕变过程,一直是余若婕作品的一个重要轴心。这个轴心在其艺仓美术馆的最新个展《在派对的褶皱里假寐一会》也得到了体现。“泡沫假寐”系列作为“不定流转”系列的延伸,进一步探讨了“叠加态”的创作概念在材料选择和对象塑造上发挥的作用。在媒介的选取上,艺术家采用玻璃和泡沫这两种材料模拟不确定性的状态,同时利用传统水拓画的偶发性特征制造美学效果。材质不稳定的物理状态通过影像技术被定格,并借由摄影所建构的虚拟真实中完成了由“不确定”到“确定”的双向转化。余若婕以图像、材料和审美之间的叙事关系为出发点,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材料的物质性关系来重构照片。“泡沫假寐”体现出她关于视觉图像在叙事方面载体作用的进一步思考,以及作为主体如何对图像进行人为干预。图像被简化,语境被消弭,纯视觉上的鲜明色彩和细腻柔和的光影质感造就了独特的艺术体验。
《泡沫假寐》系列,综合材料,余若婕,2022
借用后印象派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和象征主义派古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的批评方法,“艺术品主要是由其媒介和材料构成的”——审美特点是形式主义暗指的核心,而其最重要的基础则是抽象的形式和对物质性的关注。在《在派对的褶皱里假寐一会》中,余若婕不再满足于纯视觉的审美效果,试图将图像还原成既成物品,令观者更为直观的感受到意义的流动性。这也意味着创作焦点向实体媒介的进一步倾斜。“重复派对”系列承袭了“言色有谎”对色彩在感官上发挥作用的强调:颜色代表着某种意象,它象征着无常、流动,以及私人化,这些触发情感的特质影响了人的直觉和审美体察。在这里,颜色的作用方式近似皮尔斯(C.S.Peirce)所定义的图像或“偶像”所具备的“第一性”——一种天生的品质,如颜色、质地或形状这些首先打动我们感官的东西;又或者即欧文·潘诺夫斯基所说的图像的“前偶像”品质——那些我们甚至还没有关注图像究竟代表着什么时所想到的东西。
《重复派对》系列,综合材料装置,余若婕,2022
霓虹灯和可回收气球材料共同组合而成的色彩绚烂的装置隐喻了一场数字权力和虚无主义笼罩下的极致派对。迷幻色彩在空间中带来的视觉刺激模拟了互联网复制时代图像爆炸所带来的五光十色的幻影。个体在其中的迷失状态是艺术家所扣问的——视觉噪声汹涌如潮,争夺着人们的注意力,而艺术面临迷失其中,被其淹没、出卖的危险。因此,作品带来双重理解:它本身所代表的东西,以及由此产生的与之相似事物的联想。由强烈色彩所带来的眩晕体验,既指涉了一种“在场”的真实,又叩问了这种真实背后的,也即这种媒介所处的宏观世界背景的虚幻。
《重复派对》系列,综合材料装置,余若婕,2022
展览资讯:
在派对的褶皱里假寐一会——余若婕
展期:2022年11月19日-2022年12月18日
地点:上海艺仓美术馆
艺术家:余若婕
策展人:王浩洋、余若婕
艺仓美术馆码头计划将于2022年11月19日至12月18日举办青年艺术家余若婕(Yu Ruo-Jie)在中国的首个美术馆个展《在派对的褶皱里假寐一会》。本次展览由策展人王浩洋和余若婕共同策划,将展出余若婕2022年创作的新系列作品《重复派对》与《泡沫假寐》,以综合材料绘画、静态影像、灯光装置等多元形式,呈现艺术家对“不确定性”、“模糊性”、“流动性”的探索和思考。余若婕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将“薛定谔的猫”非生非死的叠加态概念进行解构与重构,并使用lokaReboon气球回收的可持续材料与霓虹灯结合,将数字权力下图像碎片“假寐”的状态以感官的形式进行放大,是一次对感官延伸的全新开拓。此次展览将呈现余若婕近50件多媒介作品,为艺术家2022年创作系列的首次公开。
《在派对的褶皱里假寐一会》展览现场,艺仓美术馆,2022
余若婕的作品曾在多个个展中亮相,包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2021)、EYECANDIES GALLERY(上海,2020)。除此之外,她曾于áunn museum 开美美术馆(上海,2022)举办双个展。余若婕的作品因独特的艺术实践风格引发关注,她使用镜头和材料语言呈现虚构的模糊美学视觉小说,在无限的光影中探索存在的感知力和个体意识,如其长期实践的视觉艺术摄影项目“照片无修”(Photo Without Photoshop)便是旨在探索脱离软件技术支撑,输出视觉效果抽象、意象、虚拟的超现实摄影风格。
作为一名艺术家、策展人和写作者,余若婕巧妙融汇了数字影像、装置、绘画、文字及综合材料等媒介进行跨学科的艺术创作,获得了业界的认可与好评。她曾多次在海内外参与群展,受央视频、Pecha Kucha、衡山和集、上海时装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ZiWu誌屋、富士X-Space等平台的邀请,参与过多场讲座论坛活动。
《泡沫假寐》系列,综合材料,余若婕,2022
除了在艺术领域大放异彩,余若婕作品中特有的梦幻与诗意气质还收获了许多知名品牌与机构的青睐。她曾与智己汽车、四季酒店、尊尼获加蓝牌等品牌合作,与搜狗输入法达成合作发表诗歌《一束牡亚》。经多家媒体的采访和报道,余若婕的艺术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
《泡沫假寐》系列,艺术微喷,余若婕,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