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1 浏览量:1231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出自《红楼梦》太虚幻境中的这句话总是耐人寻味。这不禁也引人思考:虚构的现实和现实的虚构到底孰真孰假?而面对过往的历史,真假是非的难以明辨似乎更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
近日,《画布上的档案——阳朔糖舍文献展》正在阳朔糖舍画廊展出,与传统意义的“文献展”不同,这份档案追溯着一段“流动的历史”,把历史推至某个角落,在大量实际考察的基础上杜撰了一个史料详尽而记忆真实可循的故事……
展厅现场,历史感的展陈瞬间将观者拉入旧时光
欲观此展,观众需以一种倒叙的思维去寻迹,抽丝剥茧般在每一段采访文字、绘画和书写的史料与再造作品中静心体味,通过展陈线索追溯到《糖舍熵影》,并由此探至《糖舍旧影纪略》……渐渐的、一层层的剥开历史的迷雾,窥见老糖厂的前世今生,在虚构现实的缝隙中,捕捉到历史发生的痕迹,从而恍然大悟——我们似乎希望在一个个故事的故事中找到历史的真实,而此刻身处糖舍的古老建筑下,脚踏这片风光与时光交织的土地之上的我们自己,才是最大的真实——在这里,我们与阳朔糖舍,重新相识。
展览与《糖舍旧影纪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糖舍旧影纪略 ,由刘传宏手绘的文献集成将时代背景推至民国
展览现场,碎片化的史料故事将观众引向两本与糖舍息息相关的书籍:《糖舍熵影》和此前的《糖舍旧影纪略》。早在阳朔糖舍开业之初,画家刘传宏创作的《糖舍日影纪略》便作为糖舍画廊的常设展品陈列,它亦见证着糖舍艺文新生的起点。《糖舍旧影纪略》为读者展现了主人公刘石樵创办阳朔猫儿山精制糖厂的过程,生动的为初入糖舍的宾客们展现着老糖厂的历史和阳朔当地人们的过往生活。每一幅画作都在不断拉近着宾客与老糖厂的距离,让那些消失的时代印迹一点点的浮现于宾客们眼前。2022年阳朔糖舍再次联合画家刘传宏并邀请设计师周曙,将《糖舍旧影纪略》 重新收录,编撰设计了全新的《糖舍熵影》,这次合作也成为了策划本次《画布上的档案一阳朔糖舍文献展》的契机,亦成为糖舍六周年的主题纪念特展。
1972年出版《解放军画报》漓江之滨:桂林四大制糖厂之一的阳朔县国营糖厂
现场作品
黄糖、多晶冰糖、土榨红糖......阳朔寻糖将一罐罐“甜蜜”陈列在现场
由一本书延展出一个展,需要极强的可视化张力和策划巧思。《糖舍熵影》由刘传宏先生访问记录、石樵年谱、糖舍旧影纪略、画布上的历史档案,以及阳朔糖舍5部分组成。透过画家刘传宏的创作,以主人公刘石樵53年的人生历程为轴线,记录主人公创办阳朔猫儿山精制糖股份有限公司的历程以及个人视角下时代的变迁。一篇篇文献档案、一段段文字摘要、一张张插图照片并置于画布之上,甚至连纸张的污渍折痕与连接活页的细线都被逐一描绘。当画册被展开,画册内呈现的时代被重新构筑,一段完整的时代记忆和主人公往昔的人生历程在读者的脑海中重塑。而这段重塑,也致敬了这座有半个多世纪的老糖厂——桂林四大制糖厂之一的阳朔县国营糖厂。
《糖舍熵影》展示内容
相关文献资料展陈
有趣的是,这个以“档案”为名的“文献展”却是架构在绘画和小说文本之上的。正如其作者刘传宏所言:“这个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同于传统画展,这是一个以油画作品为背景,以《糖舍熵影》为基础和二次创作灵感来源的文献展。”在整个文本书写中,刘传宏把老糖厂的初建时间推前至民国,从“猫儿山糖厂创始人刘石樵先生的个人史”来窥视中国历史的某个角落。虽然看似如同一场“杜撰”,但却讲述了一段真真实实的故事:作者化身其中,与孙中山先生相遇,记录了抗日和洋人入侵的历史,也描绘了第一代机械化工厂的发展变迁,真实到对工厂员工福利的描述,当然也包括日军轰炸期间防空洞的细节……醇厚的民国风文脉下是内容翔实的文字和图片记录。采访手稿、历史剪报、甚至是杂志封面和老照片……这些庞杂而充实的“信息”看似是历史的“佐证”,但又着实虚实莫辩,足可乱真。
受访者陈述及笔录、文字
展厅现场
以绘画的方式呈现出史料文本的模样,引得观众驻足阅读
徜徉展厅之间,宛若掉进老糖厂文脉长河的剧本之中,牛皮纸和做旧文献的颜色折射着时光的味道,又像极了糖浆的颜色。年代与怀旧感的展陈将历史情结不断叠加,刘传宏将自己置身其中,既是创作者、又是参与者,既是谜题的布施者,又是提供答案的线索者,他将自己分身在画布和文字之中,穿梭在时空的缝隙里,在展厅呈现了一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响。
每一本《糖舍熵影》中,都附着一枚用旧制糖机压制的棒棒糖
在这里,糖,成为一种粘合剂。它甜美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它粘稠的凝聚着历史的陈迹。走出展厅,历经沧桑的厂房砖瓦犹存,这老厂房的遗存成为“虚构档案“中唯一的“真迹”,然而它的存在确证着刘石樵和他那代人所经历的岁月,让艺术家的杜撰和想象有了指涉和依托(嘉岷评)。
修缮后的糖厂桁架区域对比,如今这里成为了地标性的无边泳池
阳朔糖舍
放眼当下的阳朔糖舍,在几经波折后终于重塑了自己品牌,在这由喀斯特群山揽抱、漓江之水环绕的古老糖厂的工业旧址上,焕发出文艺新生——它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历史与时间的味道,并为其注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文基因,将风土(Terroir) 、自然(Nature)、神采(Presence)与灵韵(Aura)融入其中,为老旧工业风与新美学艺术的完美结合打造了典范。
2020-2021年糖Live活动海报,以多元艺文项目引领新型美学生活方式
同时,酒店通过音乐、戏剧、舞蹈、文学、艺术等丰富形式的高附加值生活体验不断为宾客提供远离都市喧嚣的诗意关怀,打破山水与建筑的物理边界,将新的生活方式和美学体验融化其中,凝结成糖,所谓甘之如饴便也就大抵如此了——手持这枚穿越历史的棒棒糖,又怎能不流连忘返呢?
夕阳下的糖舍画廊,记录着被书写的时光
糖舍的特色建筑,既保留了对旧址的尊重,又营造出现代的美学气息
阳朔糖舍作为人文地标点亮山水灵气
《画布上的档案——阳朔糖舍文献展》仍在陈列,而老糖厂的故事也从未停歇。它伫立在漓江水畔,以阳朔糖舍的崭新面貌继续见证着今人对它的续写与描绘。这一次,它从历史档案中复苏,活得更加真实而迸发活力。从彼时的国有企业到今朝的国际高端精品度假酒店,老糖厂讲述着新故事,这个故事述说着新糖舍人的匠心,展现着建筑与人文的力量,用绿意点亮工业旧址,用心打造中国人的当代美学生活品质。
梦醒于墨色之后”音乐会现场 摄影:J调de华丽
百年制糖机压出新的糖舍手工棒棒糖
阳朔糖舍:请收下这一份匠心的甜
在阳朔糖舍,百年制糖机得到修复,重新压制出一颗颗甜美的棒棒糖。而今,这份对生活的热爱,继续化成心口的甜,向世界发出新的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