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国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艺资讯
分享到:

马玉如:画也纯粹 人也纯粹

发布时间:2024-09-02 浏览量:271

    360截图20240902102302681.jpg

     远航(水粉) 36.5×38.5厘米 马玉如


    “在马老师的作品里我看到了油画里的黄宾虹,浑厚华滋,当之无愧。老辣烂漫,瑰丽高华,其所根基者,是一份真诚与淡泊、澄澈而通达的心境。”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如此评价。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长乐未央——马玉如的艺术与心脉”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马玉如的作品色彩浓郁强烈,笔触苍劲有力,画面中呈现出浑厚、粗犷而壮丽的风格,兼具西方表现主义色彩和东方象征意蕴精神,十分惊艳。这些作品尺幅不大,但是气象卓然,方寸之间包罗山河万象。站在画前,能够感受到生命力在其中滋长、扑面而来。

    马玉如,1931年出生于渐江杭州,1948年7月至1949年8月在杭州西湖艺术研究所学习,启蒙于倪贻德先生。1949年9月考入国立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绘画系,受教于苏天赐、胡善馀、关良等诸位先生。他的艺术经历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濡染着时代文化的印记。马玉如的作品既重素描的造型基础,又强调油彩的风色;既重时代生活的采撷,又重诗性传统的积累。

    在国立艺专学习期间,苏天赐成为马玉如的班主任。苏天赐不仅教学认真而且对学生十分热情,课余时还经常给学生们介绍欧洲近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开阔学生们的眼界。而老师胡善馀的画色彩典雅、细腻,注重客观写生。关良则大笔挥挥十分潇洒,主观成分更多些。这些老先生们各有风格、独具特色,初学绘画的马玉如孜孜不倦地汲取养分,他将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用在画画上,这一阶段的学习,成为他艺术人生和教育事业的重要底色。

    马玉如为人低调,尽管在油画创作上成就很高,但不喜宣传,很少举办展览。此次展览是93岁高龄的他从艺及从教以来的首次个展,共展出油画、水彩作品123件,意在通过其画作、手稿、笔记等形式,展现其艺术与教育思想的痕迹。展览分为“绘画”与“文献”两部分。两个部分相互交织,完整展现出马玉如在绘画语言上的探索和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考。

    从临摹到创作,从摹写到意写,马玉如逐渐融合而成自己的语言,融化而成山壑叠翠、云霞满天的大风景的卓然气象。“这种气象中存有油画的满目风采,又有中国山水的浑茫气象,还有印象派冷暖互补、红绿相生的色韵。所有这些,组成了马玉如老师的中国式风景的蔚然大观。既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华彩,又有夕阳如火、山川如染的浓烈;既有默然成醉的静气,又有抗怀千古的浩气。在今天油画语言趋于单一化的情境中,马玉如老师的这一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许江说。

    山水是马玉如偏爱的题材,这是因为山水可以用色彩更为畅快淋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马玉如曾画过一幅画,题名为《千峰一室足生平》,引自僧人释担当的草书扇面诗:“过了溪桥远市城,千峰一室足生平。乱云杂雾都消尽,惟有紫香入脑清。”画面中青山简重,白云绵远,蕴含着一种浑朴的浩然之气。这幅画既是写雄伟风光、千山万壑,也是写画者的内心所求、心中所愿。

    马玉如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从1955年毕业留校后,曾先后在国美附中任教师、任校长等职,也曾在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30多年来,他将全部精力投入新中国油画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这期间,他还出版了专著《素描技法》和《库尔贝》;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油画技法》《谈素描》等论文。从这些专著和学生们的回忆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艺术教育的热忱和对学生的爱护。

    在教学上,马玉如给无数初学艺术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端正的基础,也在有意无意处给予学生以鼓励和期待。杭州市雕塑院院长林岗回忆:“马老师画素描,就像给照片做显影。不是局部的塑造,而是一个整体的、同步的过程,手腕挥动之中,对比度一点点提高,画面逐渐由模糊到清晰。”林岗深受启发,由此养成了一种整体性的观察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

    “感受”是马玉如一直强调的,他主张画油画要有生命意识。“倪贻德在《现代绘画的精神》一文中说:现代艺术有两大倾向,一是依头脑感受绘画的精神,一是在心上感受绘画的精神。”马玉如认为,用心画尤其重要。

    在绘画中对人的主观性的重视,也让马玉如带入教学中。他十分认同“教学工作也是一门艺术”的说法,因为它的工作对象是人,虽然有着一定的规范,但是在实践中常常因时、因人而异,所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以贯之,像面对绘画一样,马老师用丰沛的情感与热爱面对教学、面对每一位学生。

    马玉如的学生、浙江省油画院院长常青表示:“马玉如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家严谨、自律、又谦逊。尽管为人低调,但他对教学与绘画的执着追求令人敬仰。马玉如老师的创作过程宁静而纯粹,始终追求质朴之美,这种追求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永恒的价值。”

    退休后,马玉如更是深居简出、甘于寂寞,但从他的作品中,却可以窥见一个丰富绚烂的精神世界。马玉如的画室里只有一张画桌、一排书架,房间里挤满了图书和画材。大部分时候,马玉如都只是在家中安静地画画,画春日里的江南、画夕阳下的山峰,画雪山、画村舍、画塔寺,画秋色、画夕照、画华光,把大好河山收于一室。“从马玉如的作品,从他的为人中,我们感受到一种姿态、一种价值、一种精神,一言以蔽之,画之纯粹,人之纯粹。”高世名如此评价。

    此次,马玉如将自己的51件油画、水彩、素描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学院。马玉如的女儿马宁表示,这是父亲首次举办个展,凝聚了他对学校的眷恋、对师生的情怀,以及通过作品与观众心灵交流的期许。这个展览和此次捐赠是他对艺术与教育事业的一次美好的回应。

国艺快卖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