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2 浏览量:199
今年的十一假期,成千上万的游客蜂拥到千年瓷都景德镇,让这个四线小城市拥挤不堪,景德镇的各式瓷器、博物馆和美食的照片和赞叹或吐槽的文字感受挤满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景德镇这样的火热状态已经持续了数年。在十几年前,景德镇在国人心目中还是传统瓷都的代名词,但随着景德镇陶溪川带动的文旅热潮,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文旅网红城市。
夜晚的陶溪川 (摄影:刘鹏飞)
景德镇的陶溪川文创街区,高耸的大烟囱,阵列排布的红砖厂房,极简优雅的艺术展厅所营造出的工业美学风令人印象深刻。夜晚逛陶溪川创意市集,柔和的灯光下,人头攒动,一眼望不到边的密集摊位,琳琅满目的瓷碗瓷杯、充满巧思的摆件饰品,相比北京798的艺术时尚,这里更多了一份流动的烟火气,这一切的精致与繁华,很难想象是发生在一个四线小城市里。
在时尚景观的背后,更为可观的是,据不完全统计,有大约数万名”景漂“艺术家生活在景德镇,这里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陶瓷行业的从业者和其他行业的艺术家,还有来自几十个国家的数千名国外艺术家。在一些大城市生活的艺术家面临艺术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景德镇却能吸引如此多艺术家,这种现象显然不能用陶溪川引发的文旅热所能涵盖。
为此艺术中国先后采访了几位在景德镇长期生活的艺术家,他们分别谈到了在景德镇长期创作的原因,创作与景德镇陶瓷传统的关系,艺术市集对景德镇艺术家的助力等问题。
光丽强:景德镇的千年声誉是因为热爱手艺的从业者的长期坚持
艺术家光丽强创作《有馀庆》,该作品荣获江西文联的最佳作品奖
光丽强作品《有馀庆》
光丽强是山西阳泉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景德镇从事陶艺雕塑创作。今年六月,笔者探访了光丽强在雕塑瓷厂附近的店铺,临街的空间内摆满了艺术家各个时期创作的陶艺作品。光丽强认为,相比陶瓷的装饰设计,陶瓷雕塑是一个狭窄的赛道。当初为了更早的独立生活,光丽强就开始了泥塑加陶瓷的创作,后来才发现这种容易入门的行业反而更需要长年累月技艺的积累。他创作的金蟾、鹅、麒麟等神兽和菩萨、神仙、天官、孩童等人物造型古朴浑厚,富于灵趣。
艺术中国:你认为景德镇能吸引大量陶艺家和艺术家的原因是什么?
光丽强:景德镇原本给国人的固有印象是一种亭台楼阁很传统的感觉,现在游客来到景德镇,才发现这里既传统又时尚。北上广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有点脱离,其他几线城市发展又跟不上景德镇的节奏。
景德镇大多数从业者并没有把自己定位为最前沿的思想者或艺术家,而是要将工艺做到极致,进行工艺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研究,就算画一个瓷板画都要想到画放到家庭里,还是酒店,是为谁服务的。
现在很多人觉得手艺很赚钱,都来到景德镇观望怎么去挖金子。但是对于最初的艺术家来说来到景德镇还是要做作品,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抱负。景德镇手艺人能坚持这么多年,他们就不是当生意去做,是源于热爱这门手艺。景德镇盛产的还是以工艺和设计为主导的偏重日常生活的器物,手艺人制作陶瓷很开心,也可以满足同样需求的人,这是一个比挣钱更能弥补自己心灵的东西。
景德镇也是传统和现代并行。我们刚上学时流行现代陶艺和当代艺术,没人喜欢仿古瓷器。现在我们也开始挖掘传统,但不是仿古。在景德镇我们可以更好地认知传统,将其有序流传下来的事物延续下去,创作出符合我们现代生活和审美性的作品。
艺术中国:你怎么看当下的景德镇旅游热?
光丽强:我认为景德镇从原本的一个手工业小城市,如今转变为旅游城市未必是好事。大家喜欢景德镇是因为景德镇有各种艺术家打造出的各式各样的空间和工作室,它和其他地方没有雷同性,景德镇就是景德镇。现在大众旅游很可能把景德镇变成跟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城隍庙一样很普通的地方。我认为文化旅游才符合景德镇的身份,历代以来景德镇都是以生产高端奢侈品为主,现在大量“十元三串”的廉价工艺品直接把景德镇千年累积的高度拉低到地板上,一些盲从者就把手工业当生意去做。
实际上景德镇能有千年的声誉,还是因为有那些热爱手艺的从业者的长期坚持。我始终相信景德镇有自己的新陈代谢,伴随每个兴盛时期都会出现一些现象,比如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建国以后有十大瓷厂,之后又有大师瓷,两千年后还有电商,疫情之后还有直播...景德镇每隔几年就有一个变化。景德镇不像宜兴的紫砂,德化的德化白总是一个点,景德镇的瓷器是轮流坐庄,今年火青花,明年火粉彩,说不定哪年火雕塑。
王平:景德镇如今的繁荣得益于有一个良好的生态
艺术家王平创作中
王平作品《山外山石壶》
王平的家乡是浙江绍兴,08年毕业于中国美院后,他与两位同学经老师举荐来到景德镇的一个香港老板的空间寻求发展。后来老板和同伴都相继离开,王平默默坚持下来,在雕塑厂租了一个独立的工作室,后来又先后辗转到三宝、浮梁、自家小区。因为区政府领导对其作品的重视,去年底王平将工作室迁入三宝的艺术园区——瓷源境。王平早期的作品颜色釉高温青苔系列被包括英国陶瓷博物馆等多家机构收藏。近年来,王平开始探索多种陶瓷材料,最终发现紫砂陶对茶最适配,他在两年内将紫砂工艺熟练掌握,打破传统紫砂壶的造型模式,创作了一批独辟蹊径的紫砂壶作品,包括印文陶、青铜和山水等系列,作品浸润着高古的幽致、拙朴和雅趣。
艺术中国:你认为景德镇能吸引大量陶艺家和艺术家的原因是什么?
王平:现在景德镇遍地开花,院校也是一个很大门类,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有各个院校或者当红艺术家的作品。当然景德镇更广泛的还是生活陶艺,生活陶艺最能够体现艺术生活化。在景德镇,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陶瓷从业者,更多还是在做不同的分类,或者擅长做自己的创作,比如前几年景德镇比较流行的窑口瓷,其实也是中国陶艺。
景德镇千百年来一直没有消亡,我认为还是因为手工性。它的手工性难能可贵,虽然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但是景德镇在陶瓷史上无可替代。它可以做别的窑口的东西,别的窑口做不了它的东西。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源源不断的不同背景、不同地域、不同审美、不同教育的人才集聚在这个城市,相互交流,对陶瓷文化做深层的挖掘。
景德镇如今的繁荣得益于有一个良好的生态,它不像其他产区类似于门阀制度,从艺者一定要拜师傅,因为材料单一,大家只能靠有限的资源生存和晋升。景德镇陶艺门类很多,不仅有清三代的陶瓷、学院派陶瓷、仿古瓷,还有很多小众门类。从艺者只要有本事有才华,在某一个小的领域做得好就可以在这个地方活得很滋润。
十五六年前我就来到景德镇,最早的实践也是在景德镇的雕塑瓷厂,陆陆续续待了这么多年,我感觉景德镇还在滋养着我们这批年轻的陶瓷工作者。老前辈对陶瓷文化的尊重和敬畏,很多技法,对材料的认知,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随着我们自身年纪的成长认知,心态也会越来越稳重成熟,也越来越能认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艺术中国:当下大量年轻艺术家涌入景德镇,你认为景德镇是否一定适合年轻人创业发展?
王平:我个人建议年轻人要根据自身特点寻求在哪里发展,不要盲目来到景德镇,实际上任何城市任何行业都有一定的风险。最初我们三个同学过来,现在就剩我一个人。我在这里十五六年里看到周边很多朋友来来去去。有些抱着做生意想法的朋友,一番操作下来损失了很多钱,也有一些人遇到一点问题就退缩离开了。当然也有很多人真正沉淀下来,从最基层的工艺去了解,慢慢认知陶瓷生产的各项工序,最终成为陶瓷艺术家或企业家的成功案例。
我认为做任何行业还是要对自己选定的事情尽可能坚持下来。因为随着年岁渐渐增长,你对行业和创作的认知不断深入,你的学养与才情才能更好地体现在作品中,你才能把每一天过得更为真实。景德镇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个体对景德镇影响不会很大,年轻人如果只被“这个地方很棒”的表面信息吸引过来,自己又缺乏定力,可能很难长期在这里坚持下去。
晓林:当下景德镇的火热对我的创作没有什么影响
艺术家晓林在创作
晓林作品【夜的重量·伍】局部
晓林是山西运城人,14年研究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后就一直在景德镇从事瓷板画创作。瓷板画和日用陶瓷相比相对小众,晓林的创作主题与表现手法也迥异于传统瓷板画的装饰纹样,既有抽象的形式表达,又有对现代人的彷徨与迷茫的具象描绘。晓林的作品如果仅仅看网络图像会误认为是架上绘画,实际上是艺术家将新彩、古彩和粉彩等多种传统和现代的釉上彩技术融合运用,将当代人的思绪和想象投射在温润清透的陶瓷釉质上,作品别有一番韵味和诗意。
艺术中国:你的瓷板画作品非常有个性,作品销售也非常好,过去大家可能认为景德镇是盛产日用瓷器的地方,你认为现在偏重艺术性的陶瓷作品能有较好市场的原因是什么?
晓林:可能这跟时代有关系,这些年不管是行业还是官方和民间,大家都想让陶瓷更艺术一点,希望它能够独立出来,现在全国美展也把陶瓷作为一个独立板块,因为陶瓷装饰有很浓郁的中国特色,所有这些因素为陶瓷创作提供了一个上升空间。其实瓷板画跟水墨画和油画近似,只是创作载体不同。两千年开始的这二十年,大家对现当代艺术也有了更多认知,市场上慢慢也开始出现当代题材的瓷板画,尤其南方这一片接受度还比较高。
艺术中国:当下景德镇很火热,你觉得景德镇对你的创作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晓林:我觉得当下景德镇的火对我没有什么影响,我感觉我就像旁外人一样。因为火又不是火艺术品,它是火地摊儿火游客,对艺术家没有太大影响。
最初我是以新彩的方式画一些现代人迷茫彷徨的主题,可能就是所谓毕业综合症吧。之后我就转向更传统的事物里面,我发现在景德镇的土壤里面,它对传统工艺和传统题材还是很重视。我就到民间作坊跟着师傅工匠们学习做陶,希望能在传统里面找一点当代性的元素,16、17年开始一直沿着这条创作思路走。
现在我能够掌握传统的技法或其他元素,但是创作时还需要对传统做一些延伸,因为陶瓷需要试验,不像画画颜色调调就能出来,瓷板画工艺上需要颜色的融合与调制,类似于理工男实验一样。
艺术中国:我到了景德镇感受到很浓的艺术氛围,你作为一位久居景德镇的艺术家,对比北京的艺术区,你觉得景德镇的艺术环境如何?
晓林:17、18年以后我就没怎么去过北京了,我可能更喜欢景德镇多一点。景德镇现在越来越火,名片越来越大,景德镇的人也越来越多元,或许我呆久了,感觉景德镇更适合艺术家生活。因为景德镇蛮包容,什么样状态的人都可以生存,成本又低,氛围也不错。可能一个人裸辞到这里一两个月就可以到街上出摊,至少可以进入市场了。景德镇陶瓷艺术氛围比较浓,国内、国外、学院、民间的各种各样的展览很密集,新人想学新东西很容易学到,信息量足够有效。
这些年美院的一些老师,小咖大咖的艺术家,海归艺术家也陆陆续续来到景德镇,使这个小城市在文艺尤其是绘画艺术版块更丰富好玩一些。尽管景德镇缺乏本土画廊,但是在景德镇有很多油画、国画、瓷板画、雕塑、影像等不同类型的艺术家,像方力均、岳敏军、张晓刚、冷军、毛焰、姜宝林等著名艺术家都在这里长期或短期居住或创作,方力均就在景德镇创作了十年时间。这些艺术家有的喜欢陶瓷的介质特点从事陶瓷相关的创作,有的喜欢景德镇宽松自由的生活氛围。
张鸿之:景德镇从来崇拜强者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工艺美术与陶瓷艺术展区—进京作品,作品:《瑞合合》陶艺装置,材质:陶瓷 不锈钢,尺寸:30×30×60cm,创作年份:2024年5月
张鸿之作品《东方龙》
张鸿之,本名张鹏,1991年生,甘肃会宁人。本硕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现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在读。经历院所和窑口双系统学习,作品基于新古典美学,探讨陶瓷材料的意义、当代可能性和艺术实验性。
艺术中国:很多艺术家都谈到了景德镇民间工匠的重要性,包括你自身的实践也将学院教育和民间技艺相结合,请你谈谈这方面感受。
张鸿之:我们在陶瓷大学里学习过基础的陶瓷工艺知识和制作流程,这属于普及性、认知性的学习。在民间窑口则往往根据个人感兴趣的点焦聚切入,关心工艺门类。
我认为景德镇大部分民间工匠只传承了一项生存技艺,比如青花,粉彩。有没有好的匠人呢?有!这些人往往都是中年以上,也基本隐于幕后。现在一些知名窑口之所以好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人在背后做定向的技术支撑,同时他们对陶瓷的胎、泥、釉、料、火这些大环节也都很了解,他们知道什么东西是好的。
艺术中国:很多人都说景德镇很包容,但你说过“景德镇从来崇拜强者”,这句话怎么理解?
张鸿之:在景德镇的制瓷行业里手上功夫好,东西好、见地高,人就服,这就是景德镇的包容,包容即接纳,它的核心在于强者崇拜。这话是我老师的观点。有些老师傅说他们本地的饭碗都被外地人抢去了,外地人不容小觑。这个逻辑就是:在景德镇,不管是所谓大师、艺术家、商人、民间匠人,大家都要做瓷器,要卖钱,大家比什么?比谁做的东西好。在景德镇也没有谁逼迫,做东西全靠自觉,只有自觉才有可能做的好,才能被尊重,这就是顺应强者崇拜法则。而在其他某些陶瓷产区,只要不属于当地的体系范畴,无论你的作品好坏,都会被排挤甚至打压。
2024年春秋大集
2024年春秋大集
艺术中国:很多艺术家和学者都谈到了乐天陶社、陶溪川等市集的价值,从你的观察看,市集对景德镇年轻艺术家提供了怎样的助力?
张鸿之:景德镇今天有现在这样欣欣向荣的局面,可以归结为年轻化、城市包容、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等等原因。目前来看正在趋于完善的过程中。这里面最关键的对象其实都在年轻人(尤其学生)身上,而这些年轻人的起步大多都与乐天陶社或直接或间接地相关联——乐天陶社给这些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创业的平台——继而引发一些列相类的效仿平台——又去影响新的创业者。景德镇乐天陶社有很多国外的艺术家驻地交流,是一个新视窗,一个自由之地。十多年前,景德镇这样的小地方外国人并不多。年轻人在乐天陶社可以学习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外陶艺家怎么做作品,大家都很积极主动地交流学习。年轻人创作精力旺盛,敏锐度也高,作品好的学生首先解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问题,之后有些人走向商业,开厂做得很大;有些人走向艺术探索,成为很优秀的艺术家。前几年市场好的时候,有些人可以达到每年百万甚至千万的收入。
如果说乐天陶社是个人行为,那么陶溪川就是政府动作。陶溪川在运营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借鉴了乐天陶社,但它更加升级了,现在陶溪川的势头同样影响、辐射到了周边,甚至其他城市的艺术园区。
景德镇这所以能成立这么多平台,形成这么欣欣向荣的业态环境,是因为在这儿既是生产地也是销售地,既是生产厂方又是市场方,景德镇本身就是一个体系结构完整的产售结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