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国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艺资讯
分享到:

北京翰海2021秋季拍卖会即将揭幕 2200余件精彩拍品静候来者

发布时间:2021-12-16 浏览量:575

北京翰海2021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15-18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行,15-16日预展,17-18日拍卖。本次拍卖会将推出近现代书画(一)、(二)、法书楹联、古代书画、古董珍玩、紫瓯凝香-紫砂艺术、当代书画、现当代油画雕塑共8个专场,拍品2200余件。


1.jpg


中国书画板块依然是本届拍卖会的支柱板块,近现代书画的可流通资源丰富,体现出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和行情稳定性。本届秋拍,翰海近现代书画两个专场共推出610余件作品,为近年来最多的一次,专场在画家的流派、风格以及作品的题材方面,都呈现出以美术史为主线的脉络性;其次,更为重视对作品的专业解读,多维度地体现作品的艺术与文化价值。


2.jpg


Lot616 齐白石《三鱼图》 立轴 水墨纸本 66.5×33.5cm  1948年作

款识:三鱼。戊子,八十八岁。钤印:老苹、吾年八十八

估价:800,000-1,200,000


“三余”的典故源出三国时期著名的儒学宗师董遇“三余”勤读的故事,据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记载,董遇以“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解答读书的“苦渴无日”,意为要抓住一切闲余的时间来学习。

 

齐白石一生为学为艺十分勤奋。在他88岁的时候,一日夜里,家人发现他正在一笔一画的描红,家人非常不解,盛名于世的白石老人为何要重拾基本功,他回答正是因为声望高,不觉有些飘飘然,观看从前的作品,感觉自己退步了,所以要认真练习,管住自己。一件小事折射出齐白石治艺的严谨、勤勉与为人的谦虚。

 

 鱼,谐音“余”,寄寓着世人富足的愿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在文人儒士心中,鱼又是精神自由、悠然自得的象征。自古,擅画鱼者不乏。八大山人笔下的孤鱼,白眼向天,桀骜清冷,虚谷画中的金鱼,俊俏活泼,不落俗套。齐白石,以大写意的纵横凝练,深入生活的淳朴通达,超越前人礼法的束缚,将最鲜活的生命力、最和谐的物象关系,潇潇洒洒地注入笔墨之中,画出了“不见一滴水,却感受到鱼儿游曵的姿态”。

 

齐白石喜欢画鱼,早期临学八大,尽收笔墨之法,更重要的是悟到画面的空间感。20世纪20年代后自创家法。这一时期,齐白石画中的鱼,大多是小鲤鱼,造型突出弧度,有很大的弯曲感,从而表现出鱼游水中的欢快。20世纪30年代,齐白石画鱼技法已臻成熟,章法笔墨焕然一新,与前人拉开距离。至40年代末,齐白石已入高龄,鱼虾水族的创作更为娴熟自如,妙趣横生。本幅《三鱼图》,创作于1948年,为齐白石晚年创作。画面构图极为简洁,纯以水墨绘三鱼,鱼的造型高度符号化,既有传统笔墨之神,又不失写生之形,整幅画面仅有鱼而不见水,却通过鱼的姿态表现其游于水中,留下充分的遐想空间。“鱼”与“余”的谐音,以绘制“三鱼”来象征“三余”,丰富绘画本身的意境和文化内涵。齐白石曾言“古人读书有三余之说,我亦有三馀,既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此为白石之三余也。”白石老人将诗画创作视为闲情逸事,可见他的创作心态是非常的自然娴静、淡泊功利,也表明他的绘画功力已达到炉火纯青、信手拈来的程度。同样,“三余”也代表着白石老人对世事的豁达开明,对生活的随遇而安,“三条摇曳的小鱼”是齐白石艺术象征性的表达,是返璞归真、大巧不工的代言。


3.jpg


Lot415 张善孖《松风双虎》 立轴 设色纸本 93×45 cm 1934年作

款识:甲戌秋日,善孖泽写于万寿山。钤印:张善孖

估价: 30,000-50,000


4.jpg


Lot253 慕凌飞《十二金钗图》 镜心设色纸本 132×56cm 1979年作 

款识:十二金钗图。己未夏仲,慕倩。 钤印:慕倩、凌飞

估价: 10,000-15,000


画一只只斑斓猛虎定名《十二金钗图》,源于张善孖以王实甫《西厢记》中,描绘崔莺莺十二种仪态,与老虎种种神情,相互比拟,将虎拟人化的奇妙杰作。

 

作为大风堂最早的一批入室弟子,慕凌飞16岁即拜张善孖、张大千昆仲为师,在大风堂专心习画达四年之久。二位恩师让慕凌飞临摹了大风堂存藏的大量宋元名画,带他遍览黄山、峨眉山等名山大川,告诉他要师法自然开拓胸襟。因此,无论大风堂的金碧山水、工笔人物、花鸟走兽、敦煌佛释等画技,他皆能了然于胸,成为大风堂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

 

此幅《十二金钗图》就是慕凌飞向恩师张善孖的致敬之作,他巧妙的将十二只老虎安排在同一画面中。画幅迎面一块巨岩,石上古松横亘,披鳞挂甲,怒耸云空。九只老虎踞于松崖之上。崖下深谷泉水喷流,迂回激荡。三只老虎栖于溪边。这十二只虎的形态—正面观、侧面观、背面观、俯视、仰视、侧视、上山观、下山观,虎的动态—立姿、坐姿、卧姿、行姿、扑姿、跃姿,虎的神态—静、吼、啸、怒、舔、喜、嬉、眠,统统画进这风云际会、松涛翻滚、泉涧泠泠的莽岭之中。慕凌飞深得张善孖画虎的嫡传真谛,张氏号“虎痴”,他号“虎翁”,他画的虎生机勃勃,具壮志凌云之气,甚至传神入化,有所发展,使人叹为观止。

 

款题“己未年”,即1979年,慕凌飞在经历多年的坎坷之后,事业上焕发了新的生机,他与天津市的多名书画界好友联合成立天津市和平书画研究会,经常义务举办书画讲座、研讨会和展览,使天津市书画艺术的发展一时盛况空前。不同于张善孖创作《十二金钗图》是为了讽刺军阀混战,他的《十二金钗图》象征着新时期“风雨”过后见精神,十二只栩栩如生的老虎犹如十二位勇士,威猛有生气!威武勇猛,激昂不屈,是虎之魂,人之魂,更是民族强大之魂!


5.jpg


Lot 642 陈半丁《达摩》 立轴 设色洒金纸本 116.5×28 cm 1921年作

款识:修真有道先生属写。辛酉四月,般鼎陈年同客都中。 钤印:求诸己、陈年

估价: 100,000-150,000


6.jpg


溥儒《玉堂富贵》


“云想衣裳花想容”,以花喻人,借物言志,自古文人雅士多有诗词名句、翰墨佳构流芳于世,南唐徐熙将玉兰、海棠、牡丹揽于丹青之中,成就“玉堂富贵”;明代文徵明《咏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赞玉兰纯洁无瑕、风姿天成。近代最具逸气的文人画家溥儒将《咏玉兰》入画,以清丽之笔绘“玉堂富贵图”,高雅绝尘,独具芳华。

 

 “旧王孙”溥儒自幼获誉“本朝灵气钟于此童”,天资颖悟、饱读诗书、学养深厚,拥有极高的文采与艺术成就。溥儒绘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山水以“北宗”为基,笔法以“南宗”为法,画风以澹雅见长,注重线条钩摹,较少烘染,卓具雅秀俊逸之致,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溥儒画花卉甚少,但逸品频出。本幅《玉堂富贵》取“折枝花”式构图,工笔花卉追古法,又别出心枢,双钩学宋代院体画,细密典雅,没骨师恽寿平,清丽脱俗,物象在形似与洒脱之间,注重神气。此图从上至下,绘玉兰如斗,光洁净润,牡丹盛放,娇艳绰约,垂丝海棠俊俏雅致,叶片以墨勾线脉络清晰,枝干用墨笔点苔,突出质感,玉兰花苞穿于枝叶,折枝构图自然和谐。溥氏设色有其独特法门:“由浅而深,此为常法,由浅而匀逐深则难救;色少水多则匀、净,敷色层层相加,宜轻则轻,宜重则重,由浅至深,则深不凝滞。此图用墨清幽沉靜,淡而弥厚,浓而愈活;赋色名澈,清丽和雅,莽莽苍苍,笔墨之至,生机无限。图中三种“折枝花”各自独立又相互照应,以叶片的浓淡设色表现阴阳向背,花朵枝干的伸展姿态表现摇曳风中,生动之致逸气纵横。溥儒绘画主张写实,认为造型写实不仅要用心观察,更要心悟神契,“画山水花鸟,如身在画中,心悟神契,体物察微,如临其境,慎思明辨,必期一树一石,无违于理。孟子曰:思则得之。”恭王府后,溥儒曾居颐和园介寿堂、万寿山、西山戒台寺、潭柘寺等,庭院、山间花开四季,溥儒笔下的一花一木正是“师造化 得心源”,灵透秀逸。

 

1942年,溥儒居万寿山,是年将斋号定名“寒玉堂”,这一年也是他的母亲项太夫人去世五周年,“十月之望”为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道教中是“水官诞辰,为民解厄之日”,民间习俗为修斋设醮、享祭祖先。“享祭”一为怀念、追思,亦是祈求福禄祯祥。玉兰俊雅、牡丹华贵、海棠锦绣,以花示纪念,“玉堂富贵”为祈愿,溥儒的画中之意和画外境界如“香生别院”,悠远绵长,逸趣无穷。

 

古代书画,提供的是一种更具历史维度的文化审美,在时代气象与人文关怀中,古人将当时的故事、思想与美的感知,呈现在书画作品中,借助这些艺术的存在,与今人实现着跨越时空的交流。此次瀚海秋拍古代书画专场中,推出380余件作品。

 

翰海现当代艺术板块,当代书画专场170余件拍品,包括白雪石、范曾、董欣宾、任重等名家作品。“现当代油画雕塑”专场共呈现128件作品,作者从出生于1895年的第一代艺术家徐悲鸿到出生于1998年的年轻艺术家,以点带面的展现百年的时间跨度、百年的美育传承到个人化的审美追求。其中“二十世纪”板块推出徐悲鸿、李骆公、孙宗慰、戴泽、宗其香、罗尔纯等艺术大家的精彩创作;“学院经典”板块中聚集了闻立鹏、葛鹏仁、艾轩、朝戈、刘仁杰、罗中立、曹力、石良、王玉平、苏新平等学院中坚的经典作品。

 

“当代艺术”板块则展现了活跃在八十年代并影响至今的艺术家方力钧、周春芽、丁方、刘锋植、王天德、王晋、徐虹、王易罡等人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是重要当代美术史著录的原件,其价值不容忽视;专场同时特别推出“新视觉一代青年艺术家”板块,包括出生于70、80、90年代的艺术家,他们活跃在当下的画廊、博览会,是二级市场的宠儿,其中包括尹朝阳、宋琨、康海涛、高瑀、李继开、邬建安、马轲、韦嘉、关音夫、黄宇兴、许宏翔等精彩力作。